探訪

  質檢特色實驗室

  編者按

  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而質檢是確保企業安全運行、提升產品質量的前提和基礎。即日起,本報推出“探訪質檢特色實驗室”欄目,將分別報道我市質檢機構助推企業、產業發展和服務民生等方面的亮點。

  在南京城的地下,星羅棋布地埋著各種管線,其中包括堪稱國民經濟“命脈”的輸油、輸氣管道等。這些管道的“健康”狀況如何,對生產和生活安全影響重大。在市質監局下屬的鍋檢院,有一個埋地管道及常壓儲罐檢驗實驗室,就是專門為各種地下管線和儲罐“把脈”的。

  管道深埋于地下,摸不著,看不見,而且還不能停運,究竟該如何對其進行檢測呢?

  記者日前帶著疑問走進位于河西南京質監大廈的埋地管道及常壓儲罐檢驗實驗室,只見一兩百平方米的空間內,擺放著各種各樣的檢測儀器,但并沒有檢驗員在里面做檢測。

  “我們一年到頭經常在外忙活,很少呆在實驗室。”埋地管道技術服務中心副主任汪顯東指著其中一臺埋地管道防腐層檢測儀告訴記者,鋼質埋地管道,如果直接與土壤接觸,很容易被腐蝕,引發泄漏、污染、爆炸等事故,所以外面都包裹有一層幾毫米厚的防腐層。而利用這種檢測儀,不需開挖,只要通過電流,就能準確檢測出管道的位置及防腐層有沒有損壞,從而及時發現和消除隱患。

  汪顯東說,該檢測儀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可探深度達到20米,應用非常廣。2016年,他們為一家企業做檢測時,就曾在一段4公里長的埋地管道上發現了5個防腐層破損點。開挖后驗證檢測非常準確,于是公司及時進行了修復。

  隨后,記者和汪顯東及另兩名檢測員乘車趕到鳳信路附近,對一處埋地燃氣管道進行實地檢測演示。檢測員先將檢測儀的發射機與燃氣管道上預留的測試樁連接好,然后啟動儀器發射電流,在管道上產生磁場,再用手提著接收機邊向前走邊探測。

  記者看到,接收機上部有個小屏幕,上面的指示標志和數字在不斷變化著。“這個左右的箭頭,是代表地下管道的方位的;1.6是指深度為1.6米;dB值為14,代表防腐層沒有問題,如果超過30就表示該處防腐層可能有破損了。”檢驗員邊走邊解釋道。

  “2016年時,我們曾有一根埋地高壓燃氣管道因橋面拓寬需要打樁,就是委托市鍋檢院幫我們檢測的,有效避免了施工損壞管道的風險。”南京一家燃氣公司相關人士說。

  除了檢測埋地管道,該實驗室另一個“拿手活”是檢測常壓儲罐。“儲罐里常年存儲著危險化學品原料等,如果停產清空吹掃后再檢測,前后至少要10多天,對企業生產影響很大,所以部分儲罐只能采用在線檢測的手段。”常壓儲罐技術服務中心主任于永亮介紹,他們利用最先進的聲發射檢測儀,在罐體表面裝上傳感器,通過聲波對缺陷定位,可以準確檢測出罐體是否有損傷。

  市鍋檢院院長業成介紹,近3年來,該院已累計完成1500多公里的埋地管道檢驗工作;先后承擔過高鐵南京南站通車前高壓天然氣主管道側移檢驗與可靠性評價、金陵石化至揚子石化穿江管道檢驗與評價、奧體濱江公園至江心洲過江管道安裝監檢和青奧會核心區域天然氣管道檢驗、江北新區高壓燃氣管道檢驗與評價等重大項目。常壓儲罐已累計檢驗500余臺,為企業排除隱患近百處。目前,埋地管道及常壓儲罐檢驗實驗室業務已經覆蓋江蘇、新疆、山西等全國多地。

  本報記者 鄒偉

  本報通訊員 張艷 王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