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住建部日前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的通知》,支持部分城市開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重點支持城市基礎設施更新改造,包括城市地下管網更新改造和污水管網“廠網一體”建設改造等。

“城市更新”概念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歐美城市,目的是對城市中一些老舊甚至相對衰落的區域進行改造和升級,賦予其新的城市功能。不過,由于種種原因,國外不少城市更新的實際效果并不明顯,一些基礎設施老舊問題沒有得到有效改觀。相比之下,中國許多城市本身雖然還比較“新”,但卻保持著某種常態性的更新步伐,更新周期相對適當。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末,我國城鎮化率為66.2%。隨著城鎮化率逐步提高,城市成為人口集聚的主要空間。按照世界城市化發展規律,城鎮化率達70%至80%時,城鎮化進程將逐步放緩,城市發展將從數量的快速擴張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住建部也多次表示,通過城市基礎設施更新改造工程,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改善人居環境,推動建立“好社區、好城區”,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由“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目前,城市更新大致有三類:第一類是綜合整治,更強調建筑硬件升級和空間改造,主要以老舊小區改造和公共空間治理為主。第二類是有機更新,一般是廠房、寫字樓、商業等業態的更新。這不僅包括硬件升級,還包括更新內容,通過新的產業導入來提升資產價值。第三類是片區更新,這也是各地政府尤為重視的領域。這種更新形式多樣,有拆除重建的,也有產業、商業、老舊小區的改造等。
大力推動城市更新具有多重現實意義。一方面,城市更新將為改善居民生活質量創造條件。在高質量發展階段,不斷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在城市更新過程中,通過增加綠地植被,能夠持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通過更新燃氣、供水、排水、供熱等老化管道,能夠增強城市的安全韌性;通過推廣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服務,能夠使城市運行更高效;通過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能夠延續城市文脈。近年來,隨著城市更新行動速度加快,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得到不斷提升。
另一方面,城市更新將為拉動投資需求增添動力。無論哪種城市改造類型,都需要大量的投資。以“城中村”改造為例,據測算,從去年開始的新一輪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待改造面積或超13億平方米,每年可拉動近萬億級投資,預計改造的全周期投資額在10萬億元以上。再以此次重點支持的城市管網改造項目來看,以目前的改造速度,未來幾年我國將每年改造10萬公里以上地下管網。據初步測算,在整個“十四五”期間,全國地下管網改造投資將超過萬億,行業發展前景廣闊。由此可見,以城市更新提振投資需求顯然具有積極意義。
當然,在推進城市更新的過程中,還有一些現實問題亟待解決。比如在理念上,不能把城市更新等同于大拆大建;在中央財政進行補助、地方政府需要配套資金的時候,地方政府要量力而行,不能因為開展城市更新而形成新的隱性債務;在公益性強的城市改造項目中,如何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其中,也是一門需要預習好和完成好的“功課”??偠灾?,如何根據城市更新的實際需求創新運營模式,同時兼顧參與各方的利益和訴求,努力實現多方共贏,是進一步開展城市更新示范試點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