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提前兩年實現雨污合流管網“清零”

今年將全面完成市政污水管網排查,提升水生態環境

谷雨節氣過后,降雨開始增多,城市排水管網又將迎來雨季的考驗。雖說青島是中國較早實現下水道“雨污分流”的城市,但在城市建設中仍存在一定數量的雨污合流管網。記者從市水務管理局獲悉,近年來青島在水環境建設上強勁發力,持續開展排水管網排查行動,加快摸清全市排水管網的底數,形成城市排水管網系統圖,同時積極實施市政排水管網和建筑小區雨污合流管網、混接錯接點改造。

根據青島印發的《青島市城市排水“兩個清零、一個提標”三年攻堅行動方案》,青島計劃比全省提前一年,即到2024年,實現市和區市建成區雨污合流管網全部清零,市和區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全部清零,60%城市污水處理廠完成提標改造,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55%。據悉,2022年底,青島完成全市近50公里市政雨污合流制管網及177個合流制建筑小區改造,提前兩年實現了雨污合流管網“清零”。今年將全面完成市政污水管網排查工作,2024年底,市和區市新排查發現的建成區雨污錯接、混接等管網問題,按照雨污分流的要求全部完成整治改造。

城市排水體系有合流制和分流制。我國大多數城市的排水體系,采用的都是合流制,即污水和雨水進入一根管道,最終被輸送至污水處理廠。合流制弊端明顯,最主要的問題在于,雨水流量非常不均勻,雨季時雨水會暴增,容易造成水量超出系統處理負荷,導致污水回灌和城市內澇。

城市的排水管網,應該如人的血脈一樣,各行其道。雨污分流,不僅可以為城市河道減少污染,還能提高污水收集率和處理質量。如今,不少城市都在籌劃實施雨污分流改造。去年,山東省印發方案在全省實施“城市建成區雨污合流管網清零行動、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清零行動、城市污水處理廠提標行動”工作。其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城市和縣城建成區整縣(市、區)制雨污合流管網全部清零。

“目前全市市政排水管網長達1.2萬余公里,其中雨水管網和污水管網差不多各占一半,主城區市政雨污管網在建設之初就采取分流制,存在雨污合流的管網主要集中在膠州、西海岸新區、平度等地。”市水務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全省“兩個清零 一個提標”工作部署,去年青島全力推進建成區市政雨污合流管網改造任務,到年底完成了剩余49.82公里雨污合流管網改造,提前兩年在全省率先實現“清零”任務。近期,省住建廳聯合省生態環境廳及有關專家成立檢查組,對青島整縣制建成區雨污合流管網清零開展省級抽檢。

水環境問題往往是“污染在水中、根子在岸上”,讓污水走污水管、雨水走雨水管,這也是水環境治理和解決城市內澇的基本之道。“自2004年至2016年,我們就對李滄東部李村河上游雨污合流管網實施排查改造,2018年又以海綿城市改造為契機,對板橋坊河、樓山河、大村河等排口污染源實施溯源排查、治理。”李滄區城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2年底,李滄區已經完成了約600公里的雨污水管網排查工作,覆蓋了主要河道排口上游暗渠及數十個小區排水管網,并形成專業的排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GIS系統,可以快速查詢所有完成排查的專用管網及暗渠位置、檢查井及管段信息、管道視頻以及排口位置等狀況。

在李村河持續多年的綜合治理中,雨污分流排水管網排查和改造一直是其中一項重要基礎工程。雨污排水管網作為埋藏于地下的城市“大靜脈”,是改善水環境質量的重要基礎設施。雨污合流管網改造任務的“清零”,并不意味著排水管網改造的結束,而是轉入管網全面排查新階段。“雖說排水管網在建設之初實施了雨污分流,但在后期城市建設中,出現不少管網漏接混接錯接等情況,譬如污水管接到雨水管,容易造成水體污染,而雨水管接入污水管,那么在降雨時會給污水廠增加處理負荷,容易產生冒溢和內澇等問題。”市水務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在全市開展排水管網全面排查,查找發現管網缺陷問題,有序實施點狀改造,提升水生態環境和市民生活品質。

來源:掌上青島
2023中國(上海)國際管網展覽會火熱報名中!
參展報名方式
 1  電話報名
     聯系管網展項目組:
     15243333473(同微信)
 2  微信報名

掃碼在線預定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