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網是城市的靜脈,暢通發達的排水系統對城市“健康”至關重要。

一直以來,我國排水管網建設存在嚴重短板,這塊短板給一些城市的排澇和治污造成了巨大障礙。

環保方面,近年來水體黑臭反復和污水廠運維提升瓶頸等突出問題的解決,在嘗試了無數偏方后,最終還是回歸到了管網這一病根上。

相對于看得見的面子工程,管網是典型的里子工程,投資巨大,回報周期長,工程復雜,難出政績,且歷史欠賬太多。

因此,管網成了一塊沒人想碰的硬骨頭,雖然十多年前就有相關政策出臺,但一直啃不下來。

終于在進入“十四五”以來,問題的解決迎來轉機,“管網補短板”受到國家空前重視,從國家到地方規劃均給出了明確目標并在財政上予以支撐,管網攻堅戰正式啟動。

依據“十四五”有關規劃測算,排水管網建設將會帶來至少千億級的市場。同時,管網攻堅戰的開啟也意味著市政污水處理領域的一次重要變革。

管網市場的現狀如何,又會對行業帶來哪些影響?文章將就此話題展開討論。

01

5年8萬公里,千億管網賽道起航

“十四五”前后,補齊管網短板的指向和政策逐漸明確。

據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研究顯示,國家自2020年以來“補齊收集管網短板”的政策出臺加速,有力促進了行業新一輪發展。

2021年,《“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發布,直指“污水管網建設改造滯后”短板,拉開管網攻堅戰序幕。規劃指出:

到 2025 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全國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爭達到70%以上;

到 2035 年,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網基本全覆蓋,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全覆蓋;

“十四五”期間,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網8萬公里。

除此之外,四川、山東、浙江、河北多個省市地方政府“十四五”規劃中城市地下管網改造的相關內容,普遍涉及管網改造相關規劃。

如《“十四五”山東省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山東省新建改造修復城市污水管網 5000 公里,改造城市市政雨污合流管網 3434 公里。到 2025 年,山東省城市實現整縣(市、區)制雨污合流管網清零,南四湖流域 2023 年完成。

概括起來,管網建設工程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新增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同步配套建設服務片區內污水收集管網。

城中村、老舊城區、建制鎮、城鄉結合部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生活污水收集管網。

新建居住社區同步規劃、建設污水收集管網,支線管網和出戶管的連接建設。

老舊破損和易造成積水內澇問題的污水管網、雨污合流制管網診斷修復更新,循序推進管網錯接混接漏接改造。

粗略測算地下管道的鋪設成本,直徑 1200 毫米口徑的鋼混排水管道綜合成本約為 160 萬元/公里,直徑 2000 毫米的則約為 400 萬元/公里。

按《“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的8萬公里計算,污水管網攻堅戰的市場規模至少是千億級的。目前這場戰役已經在國家以及地方財政支持下全面展開。

2023年3月13日,《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審查通過。其中明確,中央財政水污染防治資金安排257億元、增加20億元,主要支持實施長江保護修復、黃河生態保護治理、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做好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工作。

02

千億級市場蛋糕,國央企加速布局

環保行業幾十年下來是一個輪動的過程,輪動至每一個領域都會引發一場盛宴。

在此過程中,水、固、氣等每一個領域都釋放了巨大的紅利,且沒有顯著的門檻,參與掘金的企業眾多。

但是,管網有些不太一樣,目前來看市場表現出如下特征:

1、項目單體規模大,模式主要為PPP、BOT

據青山研究院統計數據,2022環保行業億級項目中有超過10%是管網或含管網類項目,其中包含較多廠網一體化項目,項目規模大致在1-20億之間,模式主要為PPP、BOT。

以今年的第一個大單為例:2023年1月,中建一局也中標了國內投資規模最大的雨污管網類PPP項目,總投資102.52億元。

這個項目采取PPP模式實施,項目總投資約102.52億元,項目合作期約30年,其中建設期3年,運營期27年,是目前國內投資規模最大的雨污管網類PPP項目。

2、環保水務企業和建筑工程企業是主要參與者

以2022年管網和含管網類項目來看,中標單位主要是兩類企業,一類是環保水務企業,另一類是建筑工程企業,且其中一部分項目是兩類企業組成的聯合體中標。

比如,環保領域的企業有光大水務、首創環保、北京排水集團、中持水務、碧水源、重慶水務等,建筑工程領域則是中建、中鐵、中交等熟悉的基建巨頭。

3、國央企主導市場,并加速布局

如果不以業務類型區分,目前主導管網市場的就是一類企業,即國央企。

去年12月,長江生態環保集團組建長江管網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億元。作為三峽集團所屬長江環保集團實施長江經濟帶管網攻堅戰項目主體,長江管網有限公司的成立對三峽集團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義,標志著長江流域管網攻堅戰全面打響。

除此之外,諸如重慶三峽排水管網有限公司、重慶水務集團排水管網有限公司、西安城市排水管網設施運營有限公司、杭州余杭供排水管網建設有限公司、揚州城控排水管網運維有限公司等眾多地方管網公司組建,紛紛加入到管網攻堅戰的市場盛宴中。

顯然,由于管網市場帶有顯著的市政工程屬性,普通的環保企業基本上沒有進場的機會。

但隨著政策持續發力城市管網,上游管材器材企業以及管網探測檢測智慧化等配套服務企業將迎來發展窗口期。

《“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中“關于管網建設質量管控”強調,“加快淘汰磚砌井,推廣混凝土現澆或成品檢查井,推廣球墨鑄鐵管、承插橡膠圈接口鋼筋混凝土管等管材”,具體指向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