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建設規模逐步增大,保山市區建設用地日益緊張,城區內湖泊、池塘等天然蓄水場地越來越少,水泥屋頂和路面等不透水面積越來越多,城市的滯洪調蓄能力也越來越小。
“近年來,保山市出現城區地下管網及排水河系建設不配套的現象,每逢雨季,防洪排洪能力較弱。”今年年初,保山市政協委員提交了一件題為《關于進一步加強治理保山中心城市排水系統內澇的建議》的提案。提案建議,多措并舉有效解決城市內澇問題,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利、安全的生活環境。
提案指出,無論是中心城區還是東城新開發城區,在雨季經常出現不同程度的內澇現象。提案建議,要大力推廣雨水收集系統,化害為利,在借鑒其他城市治理內澇成功案例和雨水收集系統經驗的基礎上,選擇一些較好的經驗在保山市推廣。建立城市蓄洪區,實行老舊社區排水溝改造,在舊城改造和新建城區規劃建設時,必須充分考慮城區蓄洪區的規劃設計;在城區的老舊社區低洼地帶無排水溝處開挖排水溝,已有排水溝太小或未與內河排水溝相連的應開挖疏浚排水溝和適當擴大,并與內河管道相連。在經常內澇的地方,應備有抽水機應急抽水;對現有的能緩解城市內澇的設施進行嚴格保護;在道路露天停車場等公共設施規劃設計時,優先考慮使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對城中村社區管網運營維護管理應納入市政管網維護管理范疇,由市財政統籌經費,統一運營維護管理,統一標準,統一考核。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世紀城路19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