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國家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飛速發展,迫切需要一部法律為城市地下管線的建設和發展提供明確的法律支撐,以良法促進善治、保障發展。”3月7日,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秦皇島市自來水有限公司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于普松認為,是時候加快城市地下管線立法工作了。
于普松畢業于華北水利學院排水專業,20多年來先后從事供水生產、管理、服務等多項數字化技術研究編制應用推廣工作,他研發的管網數據遠傳終端及配套軟件,徹底解決了企業長期依賴第三方廠家的困境,本企業利用他的科技成果合理調配水源,降低成本,產生了更大經濟效益;他開創性提出IC卡水表微信支付方案,極大方便了用戶購水;他的科研成果為企業節省資金500余萬元。
近年來,于普松先后獲得秦皇島市“金牌工人”、河北省水協“工程技術創新人物獎”、河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等稱號。2018年,于普松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肩負神圣的責任。”于普松把人大代表的榮譽感、責任感、使命感,落實在崗位上,體現在工作中。
于普松在調研中了解到,近年來,雖然部分城市陸續制定相應的地方性法規,但因缺乏上位法的支撐,法律法規的效力還得不到有效執行和充分發揮,城市地下管線的建設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
“管線安全得不到切實有效保障,尤其近年來不斷發生的燃氣管道爆炸事故,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重大損失。地下空間資源沒有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存在分層不清、相互干擾等問題,在管線施工開挖中挖斷損壞其他管線情況時常發生,造成停水、停電、停暖等現象,影響正常的生產生活。尤其是地下淺層空間,是城市化推進過程中需要充分重視和利用的資源。”于普松說。
為此,于普松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和住建部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和管理方面的立法調研,制定出臺相關法律,依法保障城市命脈的安全和健康發展。
“當前是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作為一名專業技術人員,我將繼續鉆研新技術,發揮創新精神,將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應用到供水事業上,為百姓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獲得感;我也會繼續發揚‘傳幫帶’精神,發揮技術帶頭人作用,幫助企業培養更多的技術人才,為企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于普松說。
湖北省武漢市鸚鵡大道61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