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住建部、環境部、發改委聯合印發了《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方案要求城市建設要科學確定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總體規模和布局,生活污水收集和處理能力要與服務片區人口、經濟社會發展、水環境質量改善要求相匹配。

全面排查污水管網等設施功能狀況、錯接混接等基本情況及用戶接入情況。

實施管網混錯接改造、管網更新、破損修復改造等工程,實施清污分流,全面提升現有設施功能。

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生化需氧量(BOD)濃度定于100mg/L的,要圍繞服務片區管網制定“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方案,明確整治目標和措施。

根據有關文件精神,海滄區建設與交通局于2019年12月啟動了海滄區排水管網溯源排查暨海滄污水處理廠進廠污水BOD濃度偏低整治提升工作。以蔡尖尾山為界,將海滄區排水管網分成南北兩個項目包,通過公開招投標方式遴選合適的單位對全區排水管網進行全面的“腸胃鏡”檢查——溯源排查,為下一步提升污水廠進廠BOD濃度工作提供詳實底數,實現“轄區內雨污分離、排口無污水直排”的整治目標。

廈門城建生態環境有限公司(牽頭方)、廣州市天馳測繪技術有限公司(成員方)順利中標海滄區排水管網溯源排查項目(南部片區),擬通過管道普查、排水戶排查、排水管網檢測、雨污混接排查、管網清淤疏浚等方式,對海滄街道、嵩嶼街道轄區325公里市政雨污管網、125個小區和17個村居約600公里雨污水管進行全面溯源排查。

經一系列前期準備,于2020年3月10日正式進場實施。

排查方法及工期安排

①排查方法:以問題為導向,以目標為績效,以廈門市雨水管網溯源排查信息平臺數據標準和廈門市城鎮排水排查技術導則(試行)為依據,采取逆向和正向相結合的方法逐個單元進行溯源排查(包括對污水泵站進水、污水干管主要節點進行排查整改前后雨天及晴天的污水BOD指標檢測等)。

②工期安排:2020年3月-9月。

溯源排查作業計劃

在海滄區建設與交通局指導下,項目技術組依據實地市政道路、排水單位分布及雨污水匯流情況,把作業片區合理地劃分了11個單元,其中海滄街道6個單元,嵩嶼街道5個單元。為確保作業質量,先行實施的探測單元(S1漸美單元),工期約1個月,通過試驗區的實施,摸索出切實可行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而后鋪開其余10個排查單位作業,計劃9月份全面完工。

直擊“一線”

2020年3月6日,區建設與交通局市政園林與交通運輸科科長賈振彪、廈門城建生態環境有限公司(廣州市天馳測繪技術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張永命受邀在廈門市污水高質量高標準建設指揮部舉辦的廈門市城鎮排水管網排查線上交流培訓會上分別分享海滄區排水管網溯源排查監管機制以及實施方案。

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全國爆發,為做好本次排水管網溯源排查項目,城建生態公司嚴格按照區委、區政府,區建設與交通局以及集團相關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應對疫情復工工作要求開展項目開(復)工準備,做好疫情應急預案編制、開復工備案、員工健康管理、來訪人員體溫檢測等相關工作,并為省外來廈人員安排單人間。

管網溯源排查期間,需要各方大力支持

1.區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區機關事業單位、各街道、村居等要積極支持配合溯源排查整治工作,根據“兩高”指揮部的部署要求認真落實好各項工作。

2.各排水單位要主動提供排水許可證、排水管網圖及其復印件和管理人姓名及電話給排查人員查驗、建檔,并協助做好本單位紅線內的排水管網排查工作。

3.各排水單位、排水設施管養單位要積極為排查整治工作提供便利和保障,嚴禁強制收取場地保證金、押金等費用,嚴禁無故阻撓排查整治工作。

4.各排水設施權屬單位要根據區“兩高”指揮部的問題整治督辦要求,認真整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