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上午11時許,北京紫竹橋下,紫竹院路西向東方向路面發生跑水,阻礙了機動車通行。據悉,事故原因為自來水管破裂。

據了解,事故發生時,紫竹院路路面發生塌陷,棕黃色的水流從塌陷處源源不斷地涌出,路過司機見狀紛紛避讓繞行。到中午1點,紫竹院路西向東方向已拉起警戒線,跑水已經止住,積水基本清理干凈,部分區域地面有污泥堆積,塌陷路面長約有三四米。

現場工作人員稱,事故原因為自來水管破裂。


12月1日上午9點28分,廣州大道北與禺東西路交界處突然發生地面塌陷,馬路中間出現一個巨大的深坑。

中午,媒體記者在一段目擊者拍攝的視頻中看到,地陷發生時,有一輛過路的大型車輛正好經過該處,瞬間隨著塌陷的地面掉進了深坑之中。


記者隨后從廣州地鐵獲悉,本次事件中,有一輛清污車和一部電瓶車陷入深坑之中?!皬闹形绲较挛缬职l生了兩次塌陷,深坑面積擴大了近一倍,路面封鎖的范圍也越來越大?!爆F場救援人員告訴記者,塌方地區最深達38米,涉事車輛車頭向下。

事故當晚的發布會上,廣州地鐵集團建設總部總經理孫成偉介紹,事發后,現場立即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迅速組織相關專家制定救援方案,但由于現場多次發生塌陷,范圍不斷擴大,導致施救行動多次受阻,且危及塌陷區周邊安全。救援人員根據專家組意見,現場馬上加固邊坡防止再次塌方,形成安全的救援平臺,以便全面開展救援。

目前,3名被困人員中,駕駛清污車的2名人員身份已經得到確認,騎電動單車的人員身份仍在進一步確認中。


廣州市11號線沙河站施工區域突發地面塌陷后,有媒體查找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標題含“地面塌陷”或“地陷”的新聞報道,發現事故總數為55起。


這意味著,地面塌陷每個月會發生至少一次。

遺憾的是,有19起事故未公開事故原因。剔除這些案例后,以事故原因為主要線索,經媒體梳理了36起事故的發生時間、事發位置、人員傷亡和財物損失情況。

這些事故看似彼此獨立,但仍能找到一些共性。一起來看看!

上圖的36起事故中,有10起雖被歸類為“自然原因”,但存在措辭模糊的問題。


比如其中兩起事故,國土資源局勘察人員僅用“自然原因所致”概括,具體原因究竟是什么不得而知。

另有3起事故,分別被歸因為“泥土松動”、“水土流失”、“連續降雨”,水土變化和不良天氣究竟是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還是誘因,也不清晰。

路面塌陷、“誰”之過?




地面塌陷事故讓人恐慌的是,它可以發生于不同的路面,比如公路、人行道、公交站……


由于事發突然,行人或車輛若剛好行至事發路面上方,往往無法躲避,極易出現人員傷亡和財物損失

但與許多公共安全事故的處置方式不同,地面塌陷事故通常的處理方式,僅限于找到負責養護塌陷地面的政府部門或直接的責任方,督促其賠償損失、恢復路面正常使用。

在媒體統計的55起事故中,能找到明確追責結果的只有3起。其中發生于2018年2月7日的廣東佛山地鐵2號線禪城南莊段的事故,因造成11人死亡、1人失聯、8人受傷和直接經濟損失5328.8萬元,共33名責任人受到了廣東省政府調查組的處置。

5個月后,佛山地鐵2號線花仙區間2號聯絡通道施工區也發生了地陷,但并無人員傷亡,當地政府約談了施工單位,僅要求其“吸取教訓、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不再發生類似事故”。

路面塌陷,成因為何?


一、自然因素產生的塌陷

由于自然因素 (如地震、降雨、自重、土質等) 作用, 路基向下陷落導致路面產生塌陷。

在南方地區比較典型的就是濕陷性黃土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