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在日本的每個城市,都能看到五顏六色的下水道井蓋,上面印有動物、風景、歷史故事或是城市特色,極富設計感。

據說日本目前有超過6000種的井蓋設計,甚至建立了好幾家井蓋博物館。還建立了一個半官方的“井蓋協會”,由32個公司組成,專門負責保護及研究全日本的井蓋。

根據井蓋協會的資料,這些井蓋由東京等大城市的工程師在19世紀50年代末設計,起初是為了防滑。在梅雨季節,摩托車、自行車在井蓋上滑倒的事故屢有發生。工程師通過增加了一些凹凸圖案設計改善井蓋表面紋路,不僅防滑而且美觀。

接著,這些工程師把這樣的井蓋帶到了其他小城市和地區,所以至今在一些小城鎮里還能看到寫有“東京設計”或者“NAGOYA設計”的井蓋。

但“在井蓋上使用漂亮圖案”這一傳統始于19世紀80年代,由一個叫Yasutake Kameda的日本人開創。他是當時日本國家建筑事務所的一名建筑設計師。

在那時,日本的城市下水道系統和現在的中國情況類似,成本昂貴,卻毫不顯眼,為了讓這項龐大的政府工程受到更廣泛的民眾關注和普及,Yasutake Kameda想到了“讓井蓋表面更加視覺化,更加吸引眼球”的主意。

因此,他鼓勵各個城市、鄉鎮和農村自行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井蓋設計。漸漸地,個性井蓋在全日本流行起來。

日本井蓋的圖案設計還有一定講究。雖沒有明文規定,但一般來說不可采用真人圖像。無論多么引以為傲的偉人,被踩在腳下恐怕有些失敬的意思。同理,雖然名勝古跡常被使用,但國寶級的神社或寺廟卻很少出現。


隨著這種井蓋的逐漸普及,日本不斷地進行改進并增加一些新的功能。井蓋是城市的一大噪音源,因為井蓋和路面貼合不緊,使得車輛壓過井蓋時會發出難聽的噪音。

20世紀70年代,由于市民對噪音的抗議,制造商改進了井蓋的造型,將原來的圓柱形該成了圓錐形,及將厚度方向的垂直面改成一定傾斜角度的斜面,這樣增強了與路面的吻合度,成功解決了噪音問題。

不同形狀的井蓋用途也有區別。比如消防栓的井蓋大多是方形,上面刻有消防隊員的卡通圖案。不同的花紋還有利于明確各行政主體的管轄范疇。市和區、町各級別政府管理的下水道,在井蓋上分別采用市花、區花、町花,一旦需要維修,立刻就能識別責任主體。如果是私家用地的下水道,則會在井蓋上標有“私”字,以示區別。

日本是個自然災害頻繁的國家,住宅區附近都設有“緊急避難場所”。有的避難所周圍的井蓋上,除了用箭頭指示方向外,還涂上顏色,黃色箭頭表示離避難所200米以內,紅色則為100米以內。

今天,井蓋已然發展成為日本的一種城市文化,還出現了很多的“井蓋粉絲團”,他們成立自己的組織、網站、論壇,其狂熱不亞于對動漫、流行音樂的追逐。

來源:侃侃兒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