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當前動蕩、瞬息萬變的國際局勢下,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有必要抓國際動向、總結經驗、對標先進,進而分辨自己所處的發展階段、優劣勢及下步發展方向。本文重點選取英國倫敦、美國紐約、法國巴黎、日本東京、新加坡五大先進地區進行案例分析,包括其智慧城市建設發展的最新動向、建設經驗及對我國“十四五”期間(2021-2025年)智慧城市建設的啟示,并給出“十四五”智慧城市規劃路徑思考。

一、國際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動向




(一)英國倫敦共創智慧倫敦路徑圖




倫敦市政府于2018年6月提出《共創智慧倫敦路徑圖》( The Smarter London Together Roadmap),目的是激勵數據創新和發展電子科技來為倫敦市民更好地服務,將倫敦打造成為全球最智慧的城市。為落實該項計劃,倫敦市長特地任命了首席數字官(Chief Digital Officer)和智慧倫敦局(Smart London Board)負責智慧城市建設工作。

《共創智慧倫敦路徑圖》主要分為五大建設領域:一是開發更多用戶導向型的服務,包括可以讓居民自由表達對于城市發展意見的線上社區;二是圍繞城市大數據展開新的開發計劃,設立倫敦數據分析辦公室來推動數據開放共享;三是打造世界一流的連接性和更智能的街道,啟動倫敦互聯計劃來確保光纖到位、Wifi覆蓋及5G集成開發戰略;四是增強公眾的數字技能和領導力,從早期教育開始就對勞動力的數據分析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進行培養;五是促進全市范圍內的合作,在倫敦技術和創新辦公室領導下推進跨領域、跨部門、跨城市的合作。


(二)美國約:One NYC 2050戰略




美國紐約2019年4月份推出的智慧城市建設計劃名為《One NYC 2050戰略》,通過采取積極的措施,迎接未來城市發展可能面對的挑戰,目標是到2050年打造一個強大而公正的城市。

該戰略由紐約市技術與創新市長辦公室(Mayor's Office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s,簡稱MOTI)領銜,市政府其他各部門基于自己的主管業務領域積極配合參與,為具體項目及實施落地出謀劃策,并貢獻技術、資金、政策等形式的支持。

為達到預設目標,MOTI和其他政府部門規劃了大量的項目,其中一些項目已投入實施并陸續取得成效:(1)基礎設施升級工程,如安裝節能LED燈,減少能源消耗;(2)智慧交通運輸工程,借助車輛交通管理系統,緩解交通擁堵和調控交通;(3)智慧能源和環境管理工程;(4)智慧公共衛生和安全工程,如通過監控車牌、傳感器等匯聚的數據來獲取實時信息,預防犯罪行為;(5)智慧政府和社區工程,將紐約街頭老舊的電話亭改造成為集提供電話、充電、wifi等服務于一體化的通信設備;(6)打造開放的數據平臺、鼓勵商業創新,紐約的數據平臺叫Open Data,截至2019年9月已上線2167組數據,公民可免費查看、下載這些數據,并基于數據平臺進一步創新應用。


(三)法國巴黎:打造智慧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巴黎市政府2015年提出“打造智慧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計劃,以共建開放城市為路徑,以城市互聯互通為工具,以打造可持續發展城市為目標,力圖到2020年將巴黎打造成一個智慧、可持續發展、能從容應對環境變化和科技改革的全球性大都市。該計劃的具體措施包括以下三點:

一是鼓勵市民參與共建開放的城市。提倡大眾創新參與,政府推出一系列多樣化的數字平臺,讓市民可以參與城市共建,成為城市建設的志愿者和參與承建項目的眾籌。二是打造高效便捷、互聯互通的城市。包括信息基礎設施,普及數字設備,根據數據終端用戶反饋的數據需求,集中通過大數據程序來公開數據,讓市民可以零距離接觸到政府數據。三是建設可持續發展城市。如新建地熱發電項目,包括在新建的承建項目中融入可循環利用的能源系統,提高城市應對災害的自我復原能力。


(四)日本東京:超智能社會/社會5.0




東京政府2016年提出建設“超智能社會/社會5.0”的科技戰略。超智能社會/社會5.0是“以人為中心”為指導思想,通過網絡空間技術與物理空間技術的互聯互融,改變居民生產與生活方式,創造新服務和新價值;愿景是要建設一個富裕、有活力的社會;實現途徑是激發核心產業的競爭力,實現國民生活的智能化。該戰略的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點:

一是強化社會結構體制改革,進行技術革新。日本政府采取“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產官學協作”模式來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二是構筑人才、知識、資金的良性循環。通過企業和研究機構聯合研發等舉措,打破人才、知識和資金間的壁壘,共同構建創新體系、培養研究人才。三是建設特區以進行與超智能社會相關的技術試驗活動。與超智能社會相關的特區都被賦予(最高等級)國家級戰略特區地位,以提高日本核心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四是構筑信息安全保障機制。日本政府通過舉辦官民圓桌會議等形式來推進數據公開,并推進數據共享,數據應用法律法規的制定。

(五)新加坡:智慧國計劃




新加坡在全球率先提出建設“智慧國”的計劃,科技賦予市民更多權利、提供更多機會;企業生產力提高,在數字經濟中擁有更多新機遇;國際合作提供更多數字解決方案,跨越國界使民眾和企業受益。具體內容包括

1、國家戰略項目:建設核心運營開發環境和交換(CODEX)數字平臺、整合的電子支付二維碼(SGQR,政府和企業聯合推出,將不同的電子支付平臺二維碼整合成一個共用的二維碼)、國民電子身份證(NDI,將居民身份和交易過程對接起來,使企業和公民可安全又便捷地進行在線交易)、智慧國家傳感器平臺(SNSP)等。

2、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下一代全國寬帶網絡、提升企業SaaS模式開發能力、光纖就緒計劃(為新建建筑內部部署光纖設施提供高達90%的補貼)。

3、科技措施:IPv6過渡計劃、建設數據中央公園(占地13公頃,吸引跨國公司將他們的總部或數據中心落戶在新加坡)、推廣綠色數據中心創新項目、i-Singapore項目、提升新加坡數據分析能力。

4、城市生活服務:自動抄表系統(AMR)、一站式服務APP(One Service,公眾可集中通過該APP反映所有市政問題,而不再苦惱究竟哪個機構負責哪個領域的市政問題)、智能老年人報警系統、虛擬新加坡平臺。

5、網絡安全:增強監視和檢測網絡威脅的能力、確保政府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多層云安全機制。

6、運行機制: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管理局(IMDA)成立智慧國家平臺(SNP),負責公共數據的采存管用。

二、國際智慧城市建設經驗總結




(一)國際智慧城市建設案例對比




基于上述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在建設智慧城市方面,不同城市是各有特色、各有側重,如東京非常強調通過提升人工智能技術來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生活;紐約強調通過大數據撬動城市運營和治理;倫敦非常注重開發和提供用戶導向型的數字服務;巴黎更側重民眾共建智慧城市,同時也非常關注城市生態環境建設;新加坡是全球唯一一個將智慧城市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的國家,足以體現他們落實并建設好“智慧國”計劃的決心。


(二)國際智慧城市建設共性經驗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