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是干支歷的歲始,乃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代表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二十四節氣”原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轉指向確定,北斗七星循環旋轉,這斗轉星移與廿四節氣有著密切關系。北斗七星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等七顆星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國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轉星移時北半球的黃赤交角及其附近一帶的氣候、物候亦在漸變,因此成為上古時代人們判斷季節、節氣變化的依據,即所謂“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規律。古老天文學稱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為“建”,“建”代表斗柄頂端的指向。“十二月建”和“二十四節氣”是干支歷的基本內容,干支歷法將一“歲”(攝提)劃分為十二辰(“十二月建”),斗柄旋轉依次指向“十二辰”(即十二地支“寅卯辰……子丑”)。以北斗星斗柄所指方位作為確定月份的標準,稱為斗建(亦稱“月建”),分別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斗柄從正東偏北(寅位,后天八卦艮位)開始,繞東、南、西、北旋轉一圈,歲末十二月指丑方,次歲正月又復還寅位,斗柄旋轉一圈為一周期,謂之一“歲”,循環往復。干支紀元以天象“斗柄回寅”為立春(歲首),亦即“春正”(正月),從立春到下一個立春為一“歲”。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回已開啟。

現行的“定氣法”節氣也是依照的是精密的天文計算得出。“定氣法”劃分的“二十四節氣”(自1645年起沿用至今),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于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定氣法”是根據太陽在回歸黃道上的位置確定節氣的方法,即在一個為360度圓周的“黃道”(一年當中太陽在天球上的視路徑)上,劃分為24等份,每15°為1等份,每1等份為一個節氣,合起來正好是廿四節氣。其是以春分點為0度起點(排序上仍把立春列為首位),按黃經度數編排,也就是視太陽從黃經0度出發(此刻太陽垂直照射在赤道上),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黃道圓周360度,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為一個“節氣”,每“節氣”的“度數”均等、“時間”不均等。廿四個節氣是24個時間點,“點”具體落在哪天,是天體運動的自然結果。定氣法“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周年視運動,所以“二十四節氣”在公歷的日期是相對固定的,二者前后不差1-2日。“定氣法”劃分的節氣,始于立春,終于大寒。當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節點,在每年公歷2月3-5日交節。

立春,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著風和日暖,也意味著萬物生長、春耕播種,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時至立春,在北回歸線及其附近一帶,風和日暖、萬物開始生長,氣溫日照降雨等,這時常處于一年中的轉折點,趨于上升或增多,可明顯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立春節氣,東亞南支西風急流已開始減弱,但北支西風急流強度和位置基本沒有變化,蒙古冷高壓阿留申低壓仍然比較強大,但在強冷空氣影響的間隙期,偏南風頻數增加,并伴有明顯的氣溫回升過程。

我國地域廣闊,主要位于低、中緯度上。低緯度是指地球表面南北緯度30度間的空間范圍,即30°N至30°S以內地區,包括熱帶、副熱帶兩個熱量帶,是全球太陽輻射和熱量比較集中的地帶。低緯地區,多雨、多風暴、光照足、濕度大,季節轉換時降雨量、光照、風暴等變化明顯。中緯度是指南北緯30度-60度之間的緯度帶,高、低緯度的盛行氣團在這一帶相互交迭,氣旋活動頻繁,溫差大,季節轉換時氣溫變化明顯。不同的緯度,其氣候有很大差異。

“立春”是季節類節氣,標示著進入了春季,代表溫暖、生長。“四立”標示著四季輪換,反映了物候、氣候等多方面變化規律,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以及日照、降雨、氣溫等等的變化規律。立春后陽氣開始上升,日照增加,白天漸長,意味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生長的季節,萬物至此漸次復蘇,天氣開始逐漸回暖。交節時真正進入春季的只有位于黃赤交角上的南方嶺南,早春的氣息已撲面而來;而在北方,萬物仍蕭索,有的地方還在下雪,立春,更多只能說是春天的前奏,并沒進入春天。我國幅員遼闊,地理條件復雜,各地氣候相差懸殊,“立”的具體氣候意義并不適用于全國各地。“立”對于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意義。在中國氣候學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上升至10℃以上的始日作為劃分為春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