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①:工作人員使用繩子將管道機器人送到地下管網中。

圖②:技術人員通過遙控操作管道機器人,隨時觀察管道內壁情況。

圖③:管道機器人下井。

圖④:采用管道機器人檢測,可以避免地下管網中惡劣環境對工作人員造成的危害。

圖⑤:技術人員通過傳輸到地面上的圖像,判斷“城市血管”的健康狀況。

城市地下管網承載著多種物質流、能源流和信息流,被稱為“城市血管”。當“城市血管”內部出現淤積、堵塞、腐蝕、滲漏、破壞和變形等“疑難雜癥”,若不能被及時發現,會給市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

為查明海口“城市血管”的“疑難雜癥”,我市市政管理局和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組織調配一支“專診醫生”隊伍,于今年10月中旬開始,對我市南海大道(秀英大道至龍昆南路段)下的“城市血管”進行“CT診斷”。

項目負責人徐振華介紹:對于“城市血管”出現的“疑難雜癥”進行檢測的傳統方法,需要人工鉆入地下管網。由于地下管網中不僅含氧量低,而且含有多種有害氣體,甚至還會有被盤踞此中的生物咬傷的危險。采用管道機器人檢測,不僅可以避免地下管網中惡劣環境對工作人員造成的危害,而且通過能夠360度旋轉的攝像頭,獲取管道內壁全景圖像,為地下管網系統的改造和修復提供了全面、準確的圖像依據。在具體操作中,技術人員將管道機器人裝配并且調試好后放入待檢的“城市血管”,隨后管道機器人在“血管”中四處行走,仔細觀察并記錄“病癥”出現的位置,然后將內窺圖像反饋到地面上的操作平臺,應用相對應的數據處理軟件對“血管”各類缺陷進行統計分析,整編出“血管”內部“病癥”情況匯總表,為受損“城市血管”的修復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新聞來源:海口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