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生病了,會找誰幫忙?不少人腦海里蹦出了一個答案——醫生。誠然,人如果不小心病了,可以去找醫生為自己體檢。那么如果城市“生病”了呢?誰又能為城市做日常體檢呢?大街小巷串聯著城市的骨架,人來車往的繁忙背后,有一群人,透過嘈雜的鳴笛聲和叫賣聲,聆聽著城市脈搏的跳動,陳玉寶和林志力就在他們其中。

陳玉寶:“把脈問診” 守護城市的大動脈

陳玉寶 廣東省特檢院管道室主任

孟夏時節,萬物并秀。2000年的夏天,似乎與過去的每一年相比,并沒有什么不同,可那一年對陳玉寶而言,卻有特殊的意義。當他登上了從江西駛向廣東的列車,就注定了他的人生迎來了新的轉折點。

尋夢廣東 錢學森是心中引路人

選擇廣東,絕非偶然。風起南方時,潮涌珠江。2000年的廣東,已顯現出“敢為人先”的姿態,“入世經濟效應”正在浮現,工業發展水平明顯優于內地,對特種設備人才需求尤甚。

這里擁有前沿的技術,更不乏追尋夢想的年輕人。國內無損檢測技術最早應用在航天航空領域,是在老一輩科學家錢學森等人的倡導下逐漸發展起來的。老師曾說:“無損檢測技術基本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技術。”于航空院校畢業的他,將航空報國的理念深埋心中。陳玉寶說,做一行就要愛一行,年輕的他為理想而來,卻未曾想到,竟就此扎根廣東并開拓了一番事業。

多年以來,陳玉寶也在不斷探索工作的新方向。從無損檢測逐漸到壓力管道檢測,工作的具體內容看似發生變化,可實際并沒有變,保證特種設備的安全是他永恒的使命。無論是鍋爐、壓力管道、大型游樂設備,還是人們日常乘坐的電梯,這些特種設備一旦出現問題,將會對人民生命安全造成不可避免的傷害、對社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把脈問診” 守護城市的大動脈

一臺特種設備從生產到使用,再到廢棄要經歷漫長的過程,由于外界不可控因素強,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缺陷、或者被破壞。特種設備之于城市,就像器官之于人一樣,而壓力管道則是城市不可或缺的“血脈”,行業內人士更喜歡稱之為“城市的生命線”。人們從出生到死亡一路走來,總會面臨各種損傷。特種設備檢驗人員即是人類醫生,提前為設備“把脈問診”,把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扼殺在搖籃中。

數十載歲月,忽焉而逝,特種設備行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最早的大塊頭鍋爐、厚重的管道檢測設備,到后來的數字化儀器,新穎小巧;從國外設備的進口到“國字號”設備的自我研發及創新,并形成獨特的特種設備監管模式,陳玉寶見證了時代變遷下科技的力量。

履步前行 踏石應有印

“人到半山路更陡,船到中流浪更急”,科技發展賦予我們機遇,更設下了重重挑戰,面對高精尖的設備和更為精準的操作要求,陳玉寶也未停止學習。特種設備檢驗人員,需要持有資格證,如果不想被時代淘汰,就要力行篤學,用最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不久前,陳玉寶參與了市場監管總局組織的《壓力管道監督檢驗規則》的制定。陳玉寶的同事評價他,“能在前線擔重任,也能在后方做軍師主帥”。在他看來,標準及規則的制定要從幾個方面去思考:標準要有一定的超前性,或者說先進性,要帶領行業內的生產企業、用戶和檢驗單位不斷向前;標準及規則要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或者說可執行性,如果一個標準寫的很好,但是頒布出來以后很難被執行,那它也不是真的好;標準及規則要代表大部分人的訴求和利益,在編寫的時候要照顧基本的社會公眾利益,不能讓標準成為利益博弈下的犧牲品。

抓鐵需留痕,踏石應有印。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美好的生活也是奮斗出來的。以嚴謹科學、求真務實的精神對待工作,以勇于擔當的態度堅守責任,努力保證設備安全,提升產品質量,是陳玉寶對自己一向的要求,同時他也以這個要求規范自己身邊的同事。

林志力:高情懷堅守 融興趣于事業

林志力 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總工程師

從1991年研究生畢業到今天,林志力已經在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以下簡稱“廣東質檢院”)工作了28年。從業28年來,林志力歷經了多個專業領域的工作,搞技術出身的林志力憑借著自己對科研不服輸的精神,迎接住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驗,在高、中、低壓輸配電產品和家用電器產品的檢驗認證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多領域轉型 隨時突破自己

每一次調配到新的部門當“救火隊長”,林志力都是從頭學起。1997年,林志力在家電檢測領域的專家地位已經得到認可,卻接受調配,來到當時正處于起步期的照明室,一切從頭學起,用了短短的兩年時間,他就從門外漢再次成為行業專家。2002年,林志力再次服從組織安排,放棄原有榮譽和待遇,來到新組成的低壓電器室擔當主任,短短一年時間就扭轉原來的落后局面,使低壓實驗室收入同比增長十幾倍。2005年,林志力再次被調到東莞石龍籌建國家智能電網輸配電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同樣是新的領域,同樣是邊干邊學,最終使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隔行如隔山”,回憶起這些年多次更換“跑道”的經歷,林志力仍覺得這是不小的挑戰,“高、中、低壓電氣設備之間的檢測差異很大,整個標準體系和考核內容都完全不一樣的。”但是林志力憑借著自己的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硬是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并在多個領域實現了自己的專家地位。

林志力在廣東質檢院工作的28年,也恰恰是廣東省電器制造業飛速發展的時期。林志力介紹說,整個90年代,廣東省的電器制造企業大都是處于模仿國外產品的階段,產品質量也是參差不齊。漸漸地,這些企業在完成技術積累之后,開始逐步走上了自主研發的道路,產品質量也開始可以和外國品牌相媲美。直到現在,廣東省已經涌現出華為、格力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品牌。

全方位發展 屹立國際市場

在這個時期,隨著廣東省電器制造產業的迅速發展,行業對于電氣設備檢測的需求也更多,電氣設備檢測行業的能力和水平也是隨之迅速提高,并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比如在高低壓電器檢測領域,以前由于中國實驗室的電源容量不夠大,很多中國企業就必須把產品送到荷蘭、意大利和澳大利亞等地去檢測。”林志力說,“但是現在中國實驗室的電源容量已經超過荷蘭、意大利這些國外實驗室,我們中國企業的產品基本上都可以在中國檢測了。反過來東南亞和中東的一些電器都要送到我們中國來檢測。”

同時,電氣設備檢測行業的發展,通過更全面更嚴格的檢測標準的制定和實施,來倒逼企業進行產品的升級換代,也大大促進了廣東省電氣設備企業打破國外技術壁壘,配合國家的走出去戰略,讓企業參與到國際市場的競爭中來。

高情懷堅守 融興趣于事業

當年,林志力在讀研時,有一個課題當時就需要測試電機的轉矩,經過這個課題,林志力對檢測行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正是這樣一段經歷,讓他在畢業之后就投身于質檢工作。

林志力也將這一份熱情保持至今,作為一個老質檢人,他始終堅信,從事質檢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顆誠實的心,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電氣設備的質量檢測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你經手制定的檢測標準,做的產品檢驗,背后是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安全,容不得一絲懈怠。”(廣東省市場監管局)

【新聞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