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被稱為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地下“生命線”,也被稱為空中“蜘蛛網”、馬路“拉鏈”的“終結者”。2015年以來,荊門中心城區(qū)道路提標建設持續(xù)推進,180多公里的管廊在地下也隨之延伸。與此同時,在荊門市天城地下管廊公司的精心運營管理下,越來越多的管線搬遷入廊,管廊有償使用費累計已近1000萬元。

各路管線一同“入住”

所謂地下綜合管廊,就是在地下開辟一個空間,讓原來在地上或者空架的電力、通訊、自來水、排水、燃氣等各種管線,“住”在一起,實施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設計、統(tǒng)一建設和管理。目前,我市中心城區(qū)的管廊大致可分為干線管廊、支線管廊、纜線管廊以及管群幾個類型,已“入住”的管線類型包括供電、信通、移動、鐵通、電信、聯(lián)通、廣電、交警、鐵塔、路燈、國防光纜、供水、熱力等,管廊總長度有180多公里。

這么多不同類型的管線,是如何在同一個地下空間“和平共處”的呢?近日,記者隨市天城地下管廊公司工作人員一同來到培公大道的地下管廊一探究竟。

培公大道地下管廊屬支線管廊,也叫單艙管廊,全長1572米,其入口位于道路綠化帶上,從井口垂直下爬約6米,便可到達管廊內部。與人們通常印象中的“管道”不同,地下管廊的截面并非圓形,而是準矩形,管廊內部安靜、明亮、有序,兩側管壁上布設了6層支架,各類線纜依托支架“各行其道”,互不干擾。管廊中部,有足夠寬敞的走道,能夠容納2人并排行走。

除此之外,我市在漳河大道、象山大道、泉水大道、荊山大道等建設有雙艙的綜合管廊,其內部空間更大,建設標準更高,功能更強大,這樣的綜合管廊在中心城區(qū)主次干道的配建率達7.2%。

“地下管廊一次投資、永續(xù)利用,一次動土、不復開挖,維護可視,智能管理,隨著各路纜線進入管廊,將徹底解決‘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等城市弊病。”工作人員介紹。

“全副武裝”安全運營

在綜合管廊里,防火是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行走在管廊內,頂部每隔3米安裝有一個掛燈形物件。據(jù)了解,這是超細干粉滅火器,發(fā)生火情時,會自動噴出消防粉末,隔絕空氣,撲滅明火。除此之外,管廊內還設有煙感報警器、每隔150米一個的防火門、探測線纜漏電的溫感線以及視頻監(jiān)控等多種設施用于防火。

“實行強、弱電分離也是防火措施之一,我們的巡查人員每個月會定期對所有管廊開展兩次安全檢查,一周至少兩次進管廊,重點檢查管線接頭處以及線纜老化情況,確保消除隱患。”

同時,管廊位于地下,防水、防滲、防潮等工作也不容忽視。工作人員介紹,管廊管壁建設時采用了防水材料,能很好地阻擋地下水滲透,通風設備用來防潮和防有害氣體,萬一城市內澇積水倒灌,管廊內排水溝及自動排水設備將發(fā)揮作用。

運營管理摸索前行

綜合管廊在我市城市建設發(fā)展史上仍屬一個新興事物,不論是施工建設,還是管理運營,我市一直在摸索、嘗試中。

早在2002年,荊門南城區(qū)和荊門高新區(qū)·掇刀區(qū)新建道路就已同步建設順路管溝。先后建成白石坡大道、龍井大道、關公大道、荊南大道、交通大道、福耀路等舊管溝,總長度約21公里。2015年以來,我市又相繼實施了一系列新建管廊、管群措施。為規(guī)范管理,2016年11月專門出臺了《荊門市中心城區(qū)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管理暫行辦法》;2016年8月和2017年4月,市物價局分別制定出管廊入廊費和日常維護費收費試行標準,為管廊的規(guī)范管理、經營提供了依據(jù)。

作為荊門中心城區(qū)地下管廊的融資、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者,荊門市天城地下管廊公司在管廊建設期間參與規(guī)劃設計方案審核、施工質量監(jiān)管,并建立管線入廊溝通協(xié)調機制,通過上門走訪、召開會議等形式,宣傳入廊收費等相關政策精神,協(xié)商管線建設方案和統(tǒng)籌分配管廊管位,為管線單位入廊創(chuàng)造便利條件。日常管理中嚴格推行管線入廊許可制度,建立常態(tài)化巡查機制,加強管理維護,加大資金投入,提高管廊維護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目前,我市管廊運營管理工作已走在全省前列。

【新聞來源:荊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