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一大早,寧波市三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陳登峰開車經過寧海西店鎮交警中隊地段,突然想起這里年年雨季積水,去年自己車子差點在這里熄火,便準備繞路,可令他驚訝的一幕出現了,這里沒有任何積水。

陳登峰趕緊拍了照,發微信朋友圈感慨:“超強臺風下,寧海352毫米的面雨量讓很多鄉鎮街道水淹,可年年內澇的西店鎮區卻沒有積水,沒有斷電,所有道路暢行無阻。”

西店這個“老災戶”如何變身“優等生”的呢?

原來,過去的一年里,西店鎮精細規劃,科學測算,對原本的地下管網全部進行檢測重置。該鎮委托寧海縣規劃設計院,按照兩年一遇的寧海縣暴雨強度公式,計算每條街道雨水排放量,由此計算出每條道路需要的雨水管徑和排洪渠道,繪出一張全新的“地下管網圖”,并按輕重緩急分步推進地下管網建設,整個投入達數億元。

新管網圖,一地一策。甬臨線孫家路口和甬臨線陽光酒店路口曾是西店鎮區積水最嚴重的地區,但是因為地面建筑較多,主管網沒法大規模改造。工作人員多次踏勘周邊現有的管網和雨天雨水走向,先對周邊雨水匯集來的地方預分流,再對自身管道進行徹底的清理和疏通,加密雨水口,最后對下游出水口的管網進行聯通,增加雨水流量,多措施齊頭并進,在沒有“開膛破肚”的情況下,用“微創手術”成功治理了積水問題。

新管網圖還打通了全鎮的管網。以往,道路管網各自獨立,互不聯通,不能互相分擔管網的壓力。在實施改造中,西店鎮著重打通“毛細血管”,把全鎮的路網都進行聯通。該鎮對設置不合理以及下水效果不好的雨水口也進行了改造,保證“地下血管”的暢通無阻。

【新聞來源:浙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