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一61b.jpeg

一遇強降雨,市區道路就容易發生積水問題,原因何在?進入主汛期,隨著強降雨發生頻率的增加,城市防汛部門,做了哪些預防措施?暴雨來襲時,鄭州市區哪些路段容易發生積水?8月7日下午,鄭州市當前汛情及防汛工作情況新聞通氣會召開,暴雨時易積水區域,主要是分布在鄭東新區、經開區的地勢低洼區域。

原因丨管網老化、河道胃口小……強降雨易積水的原因找到了!

8月1日,暴雨襲擊鄭州市區,造成了道路嚴重積水等問題。城市排水系統在應對強降雨時呈現的問題,成為廣大市民討論的焦點之一。

對此,鄭州市城市管理局翟月修在新聞發布會上通報了相關原因。今年6月份以來,市區降雨量305mm,常年同期242.3,偏多26%,降雨呈現分散性、區域性特點。其中8月1日17時至20時,鄭州城區出現大到暴雨,據市氣象部門統計,當日城區最大小時雨強達70毫米,是鄭州市市氣象部門2010年開展小時雨強監測工作以來出現的最大小時雨強,遠遠超過城區市政管網設計排水標準。翟月修說,城市雨污水管網老化、建設標準低,是導致城區道路積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我市城區現有雨水管道1240公里,多數管徑偏小,老化嚴重,超過20年的有160公里,10~20年的360公里,現有排水設施、排水系統滿足不了城市人口劇增、城市快速發展的現實需要。同時,近年來由于軌道交通及各種市政公用建設工程集中修建,各項工程對城市雨污水管網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擾動,導致管網排水能力下降。另外,城區河道防洪標準較低。強降雨過程城區河道水位高于雨水出水口,形成泄洪瓶頸,如金水河沿河路段、東風渠蓮湖東路段、七里河中州大道機場高速段等。部分小區、樓院雨污不分,大雨以上降雨時道路污水外翻,也增加了城市道路雨水管網的收排壓力。

鄭州二8.jpeg

措施丨鄭州將啟動對明溝明渠、外圍河道疏挖和改造

針對以上問題,城管部門同時組織專人,檢查督導積水隱患點整治進度,跟蹤責任單位整改效果,今年共下達整改通知書11份,對745處各類隱患和重點區域、位置下達了防汛責任清單,210處重點隱患部位安裝了管理責任公示牌。各責任單位先后通過鋪設疏挖管道、翻修支管、增設收水井等工程性措施,整治積水點隱患49處。對不具備實施工程性措施的積水隱患點,市城市防汛辦公室要求各責任單位通過抽排、導流、人員盯守、打開收水井等管理措施,加快積水排放速度,對確實抽排不及影響通行的,明確要求及時發布斷行信息,與交警部門聯動,派專人現場疏導,保證市民出行安全。據不完全統計,汛前市區共疏挖雨水管道374公里,疏挖明溝14公里,疏挖收水井6萬余座,累計安裝窨井安全防護網近5.5萬余套。

近期,城市防汛部門將集中統籌調配防汛物資車輛,增加移動泵車或水泵,組織更多人員對收水井開展再次疏挖,汛前盡可能將更大區域內收水井打開,安裝防護框,安排專人值守,第一時間做好應急搶險處置等。在遠期措施方面,鄭州將啟動對明溝明渠包括外圍河道疏挖和改造,推進城市河道整治提升,提升防洪標準,高標準實施市政管網建設和改造,進一步加大雨污水分流推進力度等。同時力爭利用三年時間,依托我市智慧城市建設,綜合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初步實現對城市雨污水管網、河道及重點區域的智能監測,使各類隱患發現、發布、處置更及時。

鄭州三d5.jpeg

發布丨鄭東新區、經開區地勢低洼區域易積水,多個路段暴雨時容易積水

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省轄市、城市新區雨水排澇系統建設標準采用國家標準上限,并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提高建設標準,有條件的地方要與綜合管溝建設規劃相銜接。要確保城市排水系統在遭遇每小時40毫米以下降雨時,降雨過程結束后2小時內排除積水”。鄭州市城市防汛部門公布了暴雨時易積水的路段。它們分別是北閘口沿河路、隴海立交快車道(隴海路一馬路西)、航海立交快車道(航海路與紫荊山路交叉口西)、城東路立交快車道(城東路與南倉路交叉口南)、紫荊山立交快車道(紫荊山路與南二里崗南街交叉口北)、南三環立交快車道(南三環與京廣鐵路相交處)、西三環北延連霍高速立交、君興大道京廣鐵路涵洞、文化路開元路交叉口、京廣隧道南隧道(南三環西入口到新圃南街)。

暴雨時易積水區域,則主要分布在鄭東新區、經開區地勢低洼區域。鄭州市城市管理局相關人士提醒說,雨中行人盡量不要趕路,并要盡快到地勢較高的建筑物中避雨,不要在涵洞、立交橋下、低洼地、較高的墻體、樹木下避雨。車輛如果誤入深積水區,水深超過排氣管,應低檔行駛,提高引擎轉速,穩定油門,保持行車速度,過水后,要留意制動性能是否有效。車輛進水熄火后,切勿試圖啟動發動機,應設法將車推至高處安全地帶。

【新聞來源:大河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