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出資支持管網建設 污水處理廠有望告別“吃不飽”
為落實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基礎建設有關要求部署,財政部、住建部近日印發《城市管網及污水處理補助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
《管理辦法》規定補助資金用于支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中西部地區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該辦法在城市管網及污水處理補助資金管理方面有什么具體規定?這對于污水處理企業將產生哪些影響?帶著上述問題,記者采訪了相關業內人士。
管網問題導致污水處理之痛
如何有效推進污水處理的提質增效是環境行業一直討論的話題。事實上,我國污水處理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近十年來,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數量和處置規模不斷增長。
雖然成績顯著,但消除黑臭水體任務卻依然嚴峻。根據2017年各省污水處理廠平均COD(進廠化學需氧量)濃度的統計顯示:全國31個省市,進水平均COD濃度低于350毫克/升的有24個;COD濃度低于250毫克/升的有12個省市?!吨袊畡招袠I市場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我國部分省份縣城污水廠的負荷率還不足60%。
這意味著污水處理廠處理的大量污水可能是經過大比例稀釋以后的污水,如河水、地下水、山泉水等和污水混在一起進入了污水處理廠?!澳壳俺鞘形鬯幚淼闹饕獑栴}是‘雨污不分’,大部分城市是雨污合流制管網,即使有的城市在新區建設中采取了雨污分流措施,但由于管道錯接、混接,加上坍塌、堵塞等問題,分流效果大打折扣。”長沙市海綿城市生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劉波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說。
這也導致了一個怪現象:污水處理規模在增長,平均COD濃度卻在下降。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公司生態市政院院長王家卓曾指出,過去對管網建設的不重視、規劃設計不夠科學、管網材料質量不合格等,都是導致COD濃度越來越低的原因。
今年我國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政策密集出臺,此次《城市管網及污水處理補助資金管理辦法》更從資金方面對于城市污水處理給予支持。
強調資金使用效率、引入競爭機制
該補助資金指的是,中央財政安排支持城市管網建設、城市地下空間集約利用、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城市排水防澇及水生態修復的轉移支付資金。
劉波說,本次《管理辦法》是一個總的約束性規定,強調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的使用效率;廢止了各類項目單獨的管理辦法,是一個進步。
“國家開展的這四項治理工作,實際上關聯性很強,但之前治理科目獨立設置,沒有綜合考慮,頂層設計,實際上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是不高的,甚至投資浪費的現象也時有發生?!眲⒉ㄕf,而根據《管理辦法》,補助資金將根據不同支持事項采取不同方式進行分配。
《管理辦法》規定,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按照既定補貼標準對試點城市給予定額補助(海綿城市試點:直轄市6億元/年、省會城市5億元/年、其他城市4億元/年;地下綜合管廊試點:直轄市5億元/年、省會城市4億元/年、其他城市3億元/年)。
黑臭水體治理示范通過競爭性評審等方式確定示范城市。財政部會同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共同印發申報通知,通過組織專家資料審核、現場公開評審,確定年度入圍城市。中央財政對入圍城市給予定額補助,根據入圍批次,補助標準分別為6億元、4億元、3億元。
中西部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根據住建部組織中西部省份上報確定的3年建設任務投資額,按因素法分配資金,并按照相同投資額中西部0.7∶1的比例,對西部地區給予傾斜。
合理劃分收費和財政補貼界線
對于《管理辦法》的印發,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環境學院副院長王洪臣表示,在一定時期內,為推動行業快速發展,需要一定的公共財政補貼,但必須合理劃分收費和財政補貼的權責界線。如市政污水處理費不含污水收集和輸送管網建設運營成本,換言之,相應的成本應主要由公共財政負擔。
“公共財政對污水處理的補貼,應明確補貼范圍及優先序,體現公平?!?王洪臣說,這主要是考慮到污水收集管網的公共屬性更強,具體來說,考慮目前的管理模式,多數地方污水處理實行廠網分離,污水處理企業一般僅負責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運營,管網一般由市政部門或其所屬的事業單位負責;從資金來源上講,目前各地均已收取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這部分費用中應包含排水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從實際可操作性來看,多數城市污水收集管網的折舊和維護成本要高于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維護成本,如果將管網成本納入污水處理費,收費標準將大幅提升,超出居民和企業的可承受能力。
北控水務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光說,應繼續落實地方政府生態環境治理的主體責任,建立合理的收費機制,特別是在污水處理行業,應盡早落實收費水平,真正能滿足包括排水污水設施和污泥處理的運行費用、建設費用和合理利潤的要求。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湖北省武漢市鸚鵡大道61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