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城先治水。地下管網是一座城市的毛細血管,擔負著城市雨水、污水排放的重任。毛細血管暢通,身體才會健康。幾十年來,揚州的城市地下管網建設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有哪些變化?日前,記者采訪了揚州城市建設領域的一對父子:80歲的原揚州建委副主任、市政公用局局長陳長晉和他的兒子、市住建局市政設施處主任陳昱達,聽他們講述揚州城市地下管網之變。

管道之變  從“水桶粗”到“人可在里面走”

“揚州的地下管網,最初是用一塊塊城墻磚砌出來的。”陳長晉回憶說,后來條件好點了,就用水泥管道,但里面是沒有鋼筋的。“那時沒有實施雨污分流,雨水和污水共用一個管道。”

“由于地下管網不發達,只要一下大雨,揚州城區不少地方就遭淹。我記得1991年夏季,一場大雨過后,揚州城區有四分之一的街巷道路被水淹。”陳長晉說,遇到大雨就淹水,與地下管道直徑小、排水能力差有密切關系。”

“上世紀80年代初,揚州實施石塔路西延工程,就是從大學路路口到揚子江路路口的這段文昌路,當時工程埋設的是揚州最粗的管道,直徑60厘米。”陳長晉說,那時由于建設經費緊張,普遍采用的管道直徑為30厘米左右,只有水桶粗。

“我們現在道路建設,最大的地下管道直徑達到了2米,人可以在里面行走。”陳昱達介紹,2011年四望亭路實施積水點改造時,采用了直徑1.8米的管道,同時實施了雨污分流。此后實施的眾多積水點改造工程,都采用了大直徑管道,像邗江南路地下雨水管道直徑達到了1.5米、維揚路地下雨水管道直徑達到了1.6米、文昌西路地下雨水管道直徑更是達到了2米。“現在城區包括文昌路、邗江路等在內的‘四縱六橫’道路,地下管道直徑1米以上的占到了50%以上。”

“不僅地下管道越來越粗,地面雨水收集設施也進行了提升。原來雨水收集的窨井井欄,大多是水泥的,過水面積小,影響了排水。現在我們采用的窨井井欄全改成了鑄鐵的,過水面積占比由原來的30%提升到了50%。不僅如此,還由原先的單個窨井變成了現在的兩個窨井,排水能力和效率大大加強。這也是近幾年揚州遇到大雨后,積水能很快排出的一個重要方面。”陳昱達說。    

技術之變  從人工到機械,越來越現代智能

“如今管網的建設管理,技術越來越先進,越來越現代化,越來越智能化了。”談起地下管網的建設管理,陳長晉感嘆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們進行地下管網施工,都是人工開挖,管網下面也沒有基礎,填點硬土,打夯夯實就行,技術含量不高,效率也低。”

“現在地下管網的基礎施工都以機械為主,使用挖掘機、鏟車、推土機等作業。像目前正在實施的揚子江北路改造提升工程,最南段向東接老人溝的雨水管道直徑達到了1.5米,采用先進的頂管技術。不用開挖路面,就像隧道施工那樣,將300多米長的管道一節節頂推向前。”陳昱達介紹,過去疏通下水道,工人要下到窨井里,站在污水中清理。而現在要檢查下水道中的情況,有專門的窨井檢查機器人,如需疏通清理下水道,也是采取機械沖洗的方式。“這些新設備、新技術,為揚州‘不淹不澇’城市建設提供了堅強保證。”

【文章來源:揚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