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4日訊 昨天,市規(guī)劃和自然資源局舉行《深圳市地質災害和地面坍塌防治》在線訪談,通報地質災害和地面坍塌防治情況。目前,我市正通過地毯式排查、重點“診斷”、建檔立制等措施,對地質災害和地面坍塌風險隱患點進行“全面體檢”,在檢測過程中,還采用國內先進的車載探地雷達綜合檢測等道路探測設備,通過構建地面坍塌監(jiān)測預防信息系統(tǒng),建立起地面坍塌防治長效機制。

4-9月為深圳汛期,年平均降雨量約2000毫米,汛期時間長,雨量大,容易引發(fā)斜坡類地質災害,比如崩塌、滑坡、泥石流。據(jù)市規(guī)利和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崩塌和滑坡類地質災害發(fā)生之前,會有很多征兆:比如,滑坡前緣出現(xiàn)橫向及縱向放射狀裂縫;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復活;坡體上樹木出現(xiàn)馬刀樹、醉漢林等現(xiàn)象。提醒市民注意,暴雨天氣或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生效期間,盡量減少外出,避免在山區(qū)、溝谷地帶進行活動,如遇到險情,及時撤離到安全地帶,通過12350或110向有關部門進行上報。

針對地面坍塌防治,該局負責人介紹,造成地面塌陷的原因是存在地下空洞,而產生地下空洞的原因是給排水管道破裂、地下管網(wǎng)施工、深基坑開挖和地鐵施工等,這些因素都容易造成地面塌陷,其中,給排水管道破裂造成的占比60%以上。

我市于2013年成立了深圳市地面坍塌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這也是全國第一個成立防范地面坍塌工作機構的城市。隨后制定并出臺了《深圳市地面坍塌事故防范治理專項工作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并且每年編制年度防治計劃,將地面坍塌防治工作納入到民生實事、公共安全專項工作中。目前,我市采購了全國比較先進的車載探地雷達綜合檢測等道路探測設備,開展道路地面坍塌隱患檢測,采用該設備,無需封路,不影響交通,檢測效率大大提高。此外,我市還通過加強市政道路和地下管網(wǎng)設施的建設監(jiān)管和養(yǎng)護,對隱患點及治理工程建立臺賬,構建地面坍塌監(jiān)測預防信息系統(tǒng)等方式,從而形成地面坍塌防治長效機制。

【文章來源:深圳特區(q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