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將至,相關部門組織工作人員對市區主次干道排水管道進行全面細致的清淤,確保排水管網暢通,安全度汛。5月21日,記者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了解到,目前市區已完成排水管道疏通480多公里,管道檢測50多公里,泵站清淤26座,從而增加預計排水能力。

  市氣象部門預計:今年6月下旬前期入梅,7月中旬中期出梅。梅雨期間,中南部地區(射陽、建湖、鹽都、大豐、東臺)降水量正常略偏多,為240~280毫米(常年平均梅雨量為220~260毫米,去年為76.3~320毫米),北部地區(阜寧、響水、濱海)降水量正常,為180~210毫米(常年平均梅雨量為187.9~216.3毫米,去年為169.4~339.2毫米)。梅雨期降水比較集中,約占汛期總降水量的40%~50%。

  據了解,往年由于短時間強降水使泥沙和雜物隨雨水流進地下排水管道,進而逐漸沉積,導致雨水井和排水管道出現淤堵現象。鹽城市市政設施管理處相關人士表示,如果不及時疏通和清理,雨水將難以順利從路面排進管道,容易造成路面積水,影響市民出行。

  為保證汛期市區排水管網通暢,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提前對管護范圍內的排水管網以及水泵站內的電氣、機械設備進行檢查和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排水設施正常運行。同時,督促指導組織住宅小區防汛搶險措施落實清查和整改銷號,強化編織袋、砂石、大功率抽水機泵等搶險救災防汛物資儲備,開展地下車庫、電梯井、雨水管道、明溝暗井等重點部位檢查整治,對小區公共通道、公共活動場所等部位進行巡查,保證汛期搶排組織有序。

  在此基礎上,嚴格執行排水設施建設標準,對列入年度計劃的排水設施項目,加強項目建設過程監管,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一批排水設施建設和改造任務。編制出臺《排水設施養護管理制度》,明確設施養護管理及巡查標準,常態化開展巡查管護工作,清疏雨水管網,清淘檢查井,并利用管道機器人等先進設備進行管道功能性和結構性檢查,為查找管道病因提供更加科學的圖像依據。

  值得一提的是,相關部門還將各區、街道、社區等防汛工作完成情況納入區物業管理工作責任考核,考核結果將作為評價各區年度物業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通過強化物業企業落實防汛工作的檢查和督導,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各區督促整改。加強市區老樓危樓安全管理和直管公房防汛工作,確保住宅小區和直管公房密集區安全度汛。

  經統計,截至目前已完成濱河路、世紀大道部分路段易淹易澇片區排水整治,新建、改造雨水管道3000多米。另外,根據道路積水情況零星維修、改造排水管道2800余米。

文章來源:鹽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