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普遍認為水環境的問題根源在岸上、關鍵在排口、核心在管網。而“污水零直排”的目的是針對性解決污水違規排放的問題,包括特殊行業污水未經處理直接外排、污水通過雨水管網排入河道等違排問題。各個地方又根據各自的切身需求和當地排水管網的建設情況,調整、增加了“污水零直排”的作業內容。
“污水零直排”治理措施也非常有針對性,一是針對污水處理方式的監管治理;二是針對混接錯接的分流改造;三是管道結構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檢測修復;四是檢查井調查及缺陷修復。目前,各地方“污水零直排”項目基本就是從這幾個方面入手治理的。
近幾年“污水零直排”工作經過漫長的摸索嘗試后,慢慢開始走上正軌。在浙江省“污水零直排”開展以前,各地均以單一雨污混接調查、河道排口調查、污染源調查或多工序簡單組合的操作方式來開展治理工作,系統性較差。
浙江“污水零直排”初級階段更是以調查類項目思路,由一些不具備管線探測能力的單位進行作業,形式以調查摸排為主,成果形式以調查報告為主,普遍存在“區域內混接狀況、污染源狀況、河道排口狀況以及管道情況基本摸排清楚,但是沒有規范的測量,數據格式和精度都不能滿足要求,調查結束后數據不能搭建數據平臺或者數據入庫困難”,這就導致后期的更新改造工作無法進行。
因此近一年來,“污水零直排”項目從招投標開始,對施工單位的資質等方面有了明確的要求,提供服務的單位逐漸變成管線探測單位,專業的事交給了專業的人。但不管工作由誰來做,治理思路不變。涉及內容更廣泛了,數據更規范了,系統平臺搭建起來了,對于“污水零直排”工作而言已基本走上正軌。
CCTV檢測設備
CCTV檢測
潛望鏡檢測設備
潛望鏡檢測
一、治理思路 1、污水處理方式的監管治理 污水處理方式一般有化糞池(生活小區類)、隔油池(餐飲行業)、毛發聚集井(美容美發、洗浴類)、消毒池(醫療衛生、化工)、隔油沉砂井(人流量較大聚集場所,如車站等),為保證各行各業尾水排放能夠達到標準,就要從源頭解決問題。 首先由環保執法部門配合各級政府職能部門監督建設滿足需求的污水處理設施,做到尾水無直排,進而對排口進行水質檢測,通過對排口水質情況的動態監控,保證各終端污水達標排放。
排口調查 2、混接錯接的分流改造 污水處理方式的監管治理是以水質達標排放為目的著手解決水質問題,而雨污分流改造是從管網入手解決錯排問題。浙江省普遍排水戶內部雨污分流不徹底、排水戶納管率偏低,這就導致部分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通過雨水管網進入河道,對河流水體造成污染。因此“污水零直排”把調查混接錯接當作重中之重,目的是從管網源頭實現雨污徹底分流,從而達到污水全納管、無錯排的目的。 3、管道結構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檢測修復 由于管道的功能性缺陷和結構性缺陷嚴重影響管道的健康運行,各地對管道的檢測修復需求日益緊迫,“污水零直排”工作開展過程中自然把管道檢測與修復納入其中,以此來確保在管網自身健康又無違排現象的情況下,運行正常、排放達標。一定程度上也減少了地下空洞隱患的形成。 4、檢查井調查及缺陷修復 檢查井調查也是針對檢查井缺陷而言。一是檢查井井壁破損、井壁無混凝土防護層(裸露)、井結構坍塌等結構性缺陷;二是檢查井淤堵、占壓、未設置井蓋或者井蓋被封死等功能性缺陷。針對性進行檢查井維護保養、修復。 二、作業流程 浙江省內“污水零直排”項目在明確了整體治理思路后,地方聯合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綜合行政執法局、環境保護局等職能部門形成了各自的“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調查技術指南,作為“污水零直排”項目的技術依據。 主要涉及涉水污染源普查、排水管網及附屬設施普查,排水口調查,排水管道及檢查井缺陷檢測與評估,雨污混接調查與評估五大板塊的內容。作業流程分調查和檢測兩大部分,具體流程如圖
作業步驟: 1、 資料收集。包括區域內原有管網資料,包括設計圖、竣工圖、普查資料,區域內地形圖及坐標起算數據資料等。 2、 現場踏勘。了解區域內管網基本情況及周邊環境,包括管網設計施工規律、管網普遍選用的材質、覆土深度、分布規律、交通狀況、人口密度、水系情況、泵站分布以及清淤檢測取水點和消納場等等。 3、 作業方案。在充分了解作業需求和現場情況后,制定切實可行的作業方案,作業方案宜思路清晰、簡單宜操作、重點突出。 4、 管網詳查與測量同步。準備工作結束后,依據作業方案要求,展開外業排查和測量工作,同步調查包括檢查井、排口、污染源、混接錯接等內容,以及采集滿足《規程》和《規范》要求的管網屬性數據和坐標數據。 5、 數字化成圖。完成管網探測后,根據需求,分別處理管網分布圖、混接分布圖、污染源分布圖、排口分布圖、清淤檢測用圖(宜以管徑區間分顏色成圖)、水質檢測用圖(宜以旱天排放量和管徑分顏色成圖)。 6、 清淤檢測及水質檢測。 7、 整理數據,成果輸出。 三、“污水零直排”作業注意事項 1、前期踏勘要充分了解施工區域內管網整體敷設情況與施工作業環境,編寫切實可行的施工作業方案。 2、項目初期排查組技術交底要全面細致,初期多進行數據檢查,及時發現問題,調整作業方式。 3、檢測組踏勘重點,關注施工環境和管道情況,以便合理組織清淤檢測方式及施工作業車輛設備。 4、外業數據采集要以成果輸出為目的,做到作業工序無重復,采集數據無遺漏,成果數據易整理,數據出現問題可補救。 5、檢測和排查工作安排,宜采用小片區滾動式作業方式,檢測過程是對排查數據的一個檢查,片區內排查組與檢測組應保持良好有效溝通,發現問題及時修改。 四、“污水零直排”后續工作建議 在“污水零直排”工作的初期排查及管網摸底工作基本完成后,后續工作主要包括系統平臺搭建、雨污分流改造、管網更新維護、管道及檢查井缺陷修復等等。污水違排治理工作從“黑臭水體治理”、“五水共治”再到“污水零直排”,之所以一直未能解決問題,個人認為不是未發現問題,也不是治理措施不得力,往往是因為資金及政策支持中斷,造成治理工作虎頭蛇尾、治理流程不完整。因此,要徹底或者基本做到“污水零直排”,后續工作更為重要。 首先,保證“污水零直排”數據平臺健康穩定運行,更新維護及時到位。再詳實精確的數據,沒有科學有效的管理和動態的更新維護,數月內數據就會失真。 其次,前期摸排調查的目的是了解現狀,是更新改造、檢查修復的基礎,前期工作結束后,后續工作對接要及時精準,確保在數據失真前做到精準維護和及時更新。改造工作和修復工作同步進行。 最后,資金政策保障。污水治理工作要得以根治,資金政策投入必須徹底,現狀摸排檢查工作基本完成,只有政策到位、資金保障了,后期改造修復工作才能繼續進行,否則前期工作必將流于形式,前功盡棄。 【文章來源:金迪管線GIS】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世紀城路19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