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網如同人體身上的毛細血管,貫通城鎮每個角落,是城市市政設施正常運行的“生命線”,而秋濤路方渠就是江干區的主要“經脈”之一。

在汛期來臨前,江干市政部門從3月中旬開展秋濤路方渠清淤專項行動。通過給方渠“疏經通脈”,有效改善地下排水管道阻塞現象,全力提升管道的排水能力。

為什么要給方渠“疏經通脈”?

秋濤路方渠建于1993年,南起太平門直街,北至運河,自南向北依次與鳳起東路、景芳路、曇花庵路、艮山西路等主干道相交,全長2300米。秋濤路方渠設計功能為排洪渠道,建設之初是收集渠道沿線雨水的。由于降雨等原因,秋濤路沿線的泥沙、樹葉等會進入方渠管道內,若不及時對方渠進行清理和疏通,容易造成排水不暢,引起道路積水等問題。

“疏經通脈”有一套安全作業流程

“疏經通脈”可不是件容易的活,它有著一整套的安全作業流程。清淤現場,管道清淤工作人員正在清理地下管道,一坨坨黑臭的淤泥被清理出地面。工作人員遵循一套規范化的安全作業流程,借用鐵鍬等工具清理管道內壁頑固附著物,并仔細檢查管內排水情況,對清理后的管道進行沖刷清潔,保證淤泥清理干凈,排水功能恢復正常,換來城市地下管網的“血脈暢通”。

按照工作計劃,自3月中旬起,江干區市政部門按杭州市排水養護標準對方渠進行一年一度的清淤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計清疏長度1085米,清除淤泥1029噸,剩余的1215米路段預計5下旬能全部完工。

清淤工程完工后,方渠過水斷面加大,不僅能提高防洪排澇能力,更從容地應對汛期,還能清除渠底淤泥,減少底泥對河道水質的污染,從而改善河道水質。

【文章來源:杭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