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快”作為衡量城市進步的第一指征,曾是種非常流行的評價體系。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取得的歷史性變化,乃至書寫“中國奇跡”,最大的秘訣也在一個“快”字上。
發展要速度,有時更要“加速度”,這是無可置喙的;尤其在需要“爬坡過坎”的時候,速度變得難了,價值也就愈加顯得可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句話,在很多方面不曾過時。
不過,另一些方面,適用的是另一句老話:“欲速則不達。”
“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今天中國經濟所處的方位,一味求快,不再有現實空間,也無益于未來發展,已經有了充分的共識。但還有一些層面,“過于求快”的沖動,或顯著、或隱約地呈現著。也是因此,今年的人代會上,有不少代表特別強調一句話:“有些東西,寧可慢一點”。
要“寧可慢一點”的,首先是那些“不能快”的地方。產業發展上的定力自不必說,對一座超大城市而言,城市的運行管理、建設維護,很多地方是“不能快”的。比如多位代表熱議的“隱蔽空間”。
埋在地下的污水管、煤氣管等等管線,潛在風險本來就大,又因為看不見,本該更加重視。但現實中,“看得見的很重視,看不見的不重視”,仍是常見現象;不少管線的設計、建設,比之德國、日本這樣的國家,則是“差距實在太大了”——這是一位多年同地下管線打交道的水務專家的心聲。她更兩次追問:為何別人的一根管道可以用80年、100年,而我們這里,卻出現過13年就要徹底翻建項目呢?
平時談論此類問題,人們往往歸結到“工匠精神”,探討是否有足夠的耐心和匠心。“工匠精神”這個詞近年很紅,最直觀的意思,當然是做事細心、精雕細琢、不愿為速度犧牲質量——這不僅是以手工業和工業制造聞名的德、日等國的專利,曾經也是談到上海時常被打上的標簽。但真正的“工匠精神”,其實還可以讀出一層意思:精細打磨背后,不是簡單的“處女座式的完美主義”,而是對長效的整體把握,和對全局的通盤考慮。
就拿地下管線來說,知道一根管子要用得久,且再怎么說,埋在地下的都不如亮在地上的那么受人關注、那么容易隨機應變,那么在“埋”的那一刻,就得把后續可能出現的問題考慮清楚,把質量做到最高,用前道的費力,換后道的放心和高效。在這個意義上,“慢一點”,為的是天長日久的“快一點”。
快慢之間,藏著城市治理的辯證法。一座超大城市的運行管理,會碰到各種各樣的“管線”、各種各樣的工程、各種各樣的項目和系統。其中有些是看得見的,有些是藏得深的,有些甚至是無形的、是化在某種治理體系和治理觀念中的。很多時候,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慢一點”。
“慢”,絕不是執行時的拖拖拉拉,而是規劃、設計、決策時的細致周延。有很多事“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這種緊迫感,卻不等于可以急躁、可以功利,恰恰相反,是要在細節中、在布局時更加嚴謹、更加周密,讓后續得以更順暢地推進。
對于“快慢”的處理和取舍,也折射了發展的取向。要速度,還是要效益?要一枝獨秀,還是要整體均衡?要效率最大化,還是要照顧不同群體、守護底線公平?要完全的“新”,還是留一些古舊和記憶?不同問題有不同選擇,有的要快,有的就不能快。
尤其是在一些涉及多元性、多樣性、多層次性的領域,比如優化公共交通等社會服務供給,比如考慮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特殊需求,比如處理城市更新中發展與保護的矛盾,還比如那些在新事物面前稍顯“落伍”的老人,還有社會大潮下“沉默的少數”,當他們發出訴求時,用什么去回應,又如何理解快與慢之間的辯證法,就決定了一座城市的品質和溫度。
說到這里,又想到一位代表在兩會上轉述的“金句”:城市更新,不是讓城市更“新”——許多看似老的、看似少數的、看似緩慢的東西,恰恰是在時代車輪滾滾向前的過程中,應當被珍視和呵護的。它可能是一條不起眼的公交線,也可能是一塊時日已久的舊瓦片,我們是用一概不變的“飛速”將它們輕輕掠過,還是稍稍“慢一點”,使之用一種更好的方式延續生命的光芒?
【文章來源:上觀新聞】
湖北省武漢市鸚鵡大道61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