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力(電壓等級10KV、110KV、220KV等);
2、綜合通信(包括聯通、移動、電視、盈通等);
3、電信;
4、雨水(雨水管、雨水方渠等);
5、污水(管徑DN300、DN400、DN1600等);
6、供水(管徑DN400、DN600、DN800、DN1000等);
7、燃氣(管徑DN159、DN219、DN325)

2015年8月28日上午9時許,杭州地鐵四號線南星橋站施工時,挖機不慎挖破天然氣管道。泄露上竄的燃氣夾雜著泥土向上噴射,行成一個灰黑色氣柱,沖到20多層的高度,現場彌漫著刺鼻的臭雞蛋味道。
x臨建施工隊挖機在挖開東門綠化帶時,將監控設備管線挖斷。

在地鐵建設工程中,地下管道的損壞會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不利的影響。同時,地下管線的損壞會導致反復的修葺工作,拖延了施工進度,導致地鐵工程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因此,保護地下管線在地鐵工程建設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地下管線被損壞原因
1.1規劃設計不合理或設計缺陷造成的損壞
(1)由于缺乏準確的地下管線現狀資料,易造成規劃設計工作的盲目性,在施工圖中沒有完全或部分地標出地下管線的準確位置,進而導致建設過程對地下管線的破壞。
(2)原來規劃設計的地下管線是按照當時的技術要求進行規劃設計,技術標準低,安全可靠性差。
1.2市政工程管線管理不完善造成的損壞
隨著城市基礎設施的高速發展,各種信息資料的時效性得不到保證,這就使部分地下管線沒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從而在市政建設時部分管線管理被遺漏,施工時被損壞。(如x聯通管線被破壞的案例)
1.3物探不準確造成的損壞
1.4施工引起的直接損壞
(1)地下管線位置不明。在施工前沒有經過調查和探測,而盲目按照施工圖紙進行施工。
(2)打樁、頂管、振動壓實等施工時土體擠壓,導致一些臨近區域內年代久、管材強度弱、接頭不牢固的管線發生損壞。
(3)基坑開挖、邊坡失穩或流沙現象造成較大的土體變形,當變形量超過管線的變形極限時,就會發生管線損壞。
(4)施工機械、車輛、材料等荷載過大會將下邊強度不高的管線壓壞。
(5)開挖裸露的管線在雨季受到洪水的沖擊或附近的土體流失,從而使管線發生損壞。
(6)施工時沒有按要求進行施工,導致裸露的管線受到大的堅硬物體的劇烈碰撞而斷裂、松動等。

x物探移動管線開挖后經供電局確認為10KV電纜線

2、地鐵施工中對地下管線保護的原則
(1)施工前要實地詳細調查地下管線情況。
(2)基于地鐵車站主體與地下管線位置沖突,要臨時遷改不得不移動的地下管線。
(3)對于電信、燃氣、污水、供水等對變形要求嚴格、剛性較大的地下管線,盡量應用臨時遷改方案;對于通訊電纜、直埋電力電纜等變形控制范圍較大的地下管線,可用便橋或者工字鋼來原位懸吊保護。
(4)地下管線的具體保護措施和遷改方案,必須要上報給有關部門審批后,方可實施。
(5)要將標志牌設置在施工現場,將遷改后管線的埋深、位置、種類向有關施工人員予以警示。
(6)要及時與地下管線產權單位建立聯系,確認管線的產權歸屬,同時明確協調配合辦法及雙方責任。


雨水方渠挖探溝
現場地下管線詳細調查,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1)挖探溝:這是長期以來市政施工探明地下管線的主要方法,探溝采用人工開挖,開挖時應采用鐵锨薄層輕挖,不宜使用羊鎬、鋼釬等尖銳工具。根據現場情況確定探溝的間距,通過兩處以上探坑暴露的管線情況來推斷該種管線的大致走向和埋深等信息。
(2)采用管線探測儀探測:在對地下管線的勘測中,采用科學的手段人工開挖結合現代測繪技術、儀器,如加拿大noggin公司生產的noggin250系列管線成像雷達,即可有效的探測電力、電信、燃氣、供熱、供水、排水和有線電視等各類地下管線的準確位置和埋設深度等數據,在舊路開挖前進行全面探測,與現有管線圖紙資料對照復核, 以獲得地下管線的準確信息。
(3)與各管線單位專業監護人員進行交流,請他們介紹一下管線的分布情況,施工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對工程的安全、進度十分有利。
(4)根據經驗,仔細觀察,合理判斷分支管線的埋設位置和種類。重點觀察部位:大路口處四周集中穿路管線,沿線單位處支管接入情況,一般從檢查井蓋位置可以看出管線的大致走向;電線桿引下線、配電柜至附近電力檢查井之間應小心地下敷設的電力電纜。
3.2施工過程中采取的措施
(1) 機械開挖溝槽、路槽作業時,應有專人指揮,在地下管線位置安全距離外噴漆標注,線內禁止機械作業,避免因管道兩側土體受到擠壓而損壞管道。管道位置采用人工薄層輕挖,管道暴露后應采取臨時保護和加固措施,隨時檢查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2)對開槽中發現的沒有標明的地下管線,管線的位置、走向與實際不符合時,要及時會同有關單位,制定專門的保護方案。
(3)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服從現場管理人員的指揮,小心操作,挖掘動作不宜太大,防止盲目施工,施工機械行進路線應避開已標明的地下管道位置。
(4)常見的供水、電纜、燃氣管道等遇到障礙物時,為了避讓障礙會突然抬高,或者走向忽左忽右、很不規則的現象。因此施工人員要時刻保持警惕,不能依據某探坑處發現的管線位置、高程而想當然地認為全線如此。
(5)管線遷改過程中,遷改路徑與其他既有管線(如通訊、電力)有交叉,鋼板樁施工時要注意避開其他管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溝槽開挖后對其他管線進行支撐防護等措施防止被損壞。
(6)場地內有懸吊保護架空線的,對于場地內的大型機械要下安全交底書,施工過程中派專人看護。
(7)管線遷改施工過程中,與其他已遷改完成的管線位置有交叉的,現場管理人員要告知相關施工隊伍管線的位置、埋深等,施工時避開其他管線。

4.發生地下安全事故應采取的措施
(1)電纜、光纜挖斷,通訊線路故障等事故的應急預案
一旦發生電纜、光纜挖斷,通訊線路故障等事故,當班施工員應在5分鐘之內電話通知管線所屬單位。組織人員按照管線所屬單位專業工程師的要求進行搶修恢復,將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搶修組成員應保持通訊暢通。管線修復完畢后,項目部組織人員及時對事故原因進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對作業人員進行教育,同時對相關責任人進行批評教育。與各管線所屬單位協調,配備足夠的電纜等相關配件,確保緊急情況時的物資供應到位。
(2)自來水管線挖斷事故的處理
如果施工現場發生自來水管挖斷或涌水等事故.現場當班施工員在5分鐘之內電話通知給管線所屬單位.聯系自來水公司專業搶修隊立即趕赴施工現場進行搶修恢復,將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搶修組成員應保持通訊暢通,現場配備足夠的防水和堵漏應急物資。項目部應急小組應啟動應急預案,項目部應急搶險隊人員及時到現場進行搶險堵漏,確保緊急情況時能降低險情。
(3)燃氣管線挖斷泄露事故的處理
一旦發生燃氣管挖斷、泄漏等事故,項目部應急小組應啟動應急案,并在5分鐘之內上報上級領導及燃氣單位,迅速隔離事發現場,將傷者迅速送往醫院救治,撤離無關人員及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