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保障城市安全運行、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城鎮化發展質量,安徽省宿州市扎實推進城市地下管網地理信息系統及安全運行監測系統建設,著力打造“智慧管網”,統籌地下管線規劃建設、管理維護、應急防災等全過程,破解城市“馬路拉鏈”治理難題。


信息化平臺建設破解管理短板

沒人管、沒法管、沒錢管。由于歷史原因,宿州市城市地下管線基礎設施欠賬多,地下管線規劃建設管理的監管存在較大短板。為從根本上破解這一狀況、避免城市“馬路拉鏈”,宿州市開展了地下管網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建設。


2014年12月,宿州市政府組織相關單位、管線權屬單位召開地下管線普查動員大會,明確各部門職責和權限,確定于2015年全面啟動地下管網普查及信息化建設工作。


此次工作累計完成地下管線普查3504.99公里,測區110平方公里,涉及燃氣、熱力、通信、廣播電視等18種管線及其附屬設施。在此基礎上,宿州市深入開展全市小區管網普查,并采用傾斜攝影測量技術獲取最新城市三維模型,形成了城市管網地上地下“一張圖”。同時配套對主城區管道進行管網隱患排查和健康評估,形成了相對完善的管網健康檔案數據庫。


宿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說:“通過整合管線基礎信息、健康狀態等數據資源,我們構建起了‘統一標準、統一存儲、統一更新、統一共享’的管線生態云數據中心。以該中心為平臺,宿州市‘智慧管網’打通了政府委辦局、權屬單位之間的管線數據共享通道,貫通了各行政管理部門及管線權屬單位的業務‘端到端’流程,實現了地下管線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維護全生命周期的一體化管理。”

智慧管理城市管網


宿州市“智慧管網”配套城區燃氣、井蓋、路燈等智能化監控系統,共安裝6大項21類、共58892個物聯感知設備,具有各類管網的實時感知、運維監控和數據分析等功能。依托“智慧管網”系統,宿州市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完善管理體系。


該市搭建政府各級部門、建設單位、權屬單位、社會公眾協同工作平臺,規范管線動態更新機制,建立各職能部門管線數據共享機制,形成管線“規劃-設計-建設-運維-報廢”全生命周期監管體系。


同時實施統一監管制度,成立“宿州市地下管線管理辦公室”,全程參與城市地下管線的規劃、建設、管理,負責城市地下管線竣工數據的統一管理;建立實施跨部門、跨系統的協同審批和信息公開服務制度,提升建設管理部門的工作效率及業務水平;建立智慧管網綜合監管指揮中心,形成統一監督指揮系統,實時發現地下管線隱患或預警。


完善長效管理機制

通過“智慧管網”的建設運行,宿州市不但破解了城市“里子”的差、亂問題,而且將智慧管網系統平臺作為杠桿,撬動了城市地下管網安全運行監測的長效管理機制的建設與完善。


該市建立標準化的長效機制,推動建設管理的精細化、制度化、規范化。在建設運行中,同步開展信息系統標準、服務規范、監管流程標準的研究和編制。通過探索實踐,建立了一套相對完整的標準體系和科學的工作機制,形成了“涵蓋數據、平臺、應用和安全等標準的技術體系;職責分工、流程制度、項目管理、運維管理等職能的工作機制;平臺運行監控、數據質量管理、應用服務開發、安全保密和績效考評的運行機制”,實現了地下管網“規劃、建設、運營、維護”全生命周期的閉環綜合管理。


建立安全運行監測系統,有效化解安全事故隱患。通過監測系統實時對管線安全事件大數據的深度挖掘分析,實現了管網安全運行的智慧化預報預判,為道路施工工程等提供直觀準確、系統的數據信息支持,不僅使市民第一時間得到停氣通知、道路施工等信息,方便市民提前做好應對措施和出行規劃,而且為政府管理部門、管線權屬單位提供管線數據發布共享、數據交換與業務分析等云服務,極大地提高了各單位的道路現場施工效率,降低了因道路開挖造成的破管事故發生率。


【文章來源: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