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將探測機器人放入管道內探查并實時接收傳回的圖像
探測機器人配探照燈和攝像頭
修復機器人進洞后伸開“長臂”,在管道內“貼膜”
工作人員準備將修復機器人撐開放進管道
2700多公里管網 分五片區修復福州市目前正在全力推進城區水系綜合治理,年底前,城區107條內河將整治完畢,沿河截污管網將布設到位,實現污水不入河。其實,沿河截污管只是城區排水系統的第二道防線,第一道防線則是雨污管網。福州城區地下雨污管網總長2700多公里,相當于三環路長度的50多倍。根據福州市要求,明年底,這些管網要完成全面排查、修復、改造。因在地下,該工程又被稱為“看不見的民生工程”。工程目前進展如何?福州市是如何破解地下施工難題的?昨日,海都記者探訪了福州市城區雨污管網改擴建工程浮村片區。
根據福州市城區水系綜合治理工作的總體部署,今年底完成城區107條內河整治,全面消除黑臭水體;明年底,完成2700多公里雨污管網全面排查、修復、改造;2020年底,全面補齊涉水設施短板,城市污水實現“全收集、全處理”。
作為排水系統的第一道防線,雨污管網因在地下,施工難度大。為此,福州市根據四城區已有祥坂、洋里、浮村、金山、連坂5座生活污水處理廠,將城區雨污管網改擴建工程也劃分為5個片區。
工程的內容是,對雨污水源頭進行納污排查、改造;市政排水管網的修復、改造;對排水戶進行調查、建檔等。
浮村片區要“治”260公里管道
浮村片區主要為三環路以北區域,面積26平方公里,污水量為5萬噸。昨日,福州市城鄉建總王智彬介紹,目前排水戶排查建檔工作、源頭納污改造、管道修復均按序時進度完成,目前已經完成3.8萬噸污水的全收集。
源頭納污改造方面,目前已完成浮村片區所涉及的37條道路雨污混接排查工作,累計發現226處雨污混接;本月進行南平西路、桂山路、西園路的源頭納污改造施工,累計完成源頭納污652米。
管道修復方面,總計要完成260公里,今年計劃完成118公里,現在已完成89.3公里,本月主要進行福飛北路、西莊路、南平東路、秀峰路的雨、污水管道排查檢測及修復施工。
王智彬介紹,他們還將新建兩條內徑1米的污水管道,總長3.9公里,位于三環路輔道和西莊路,收集來自洋下河、赤星溪等流域的污水,這些區域的污水經由污水支管匯入這兩條干管,再進入污水廠。
機器人入管“問診”員工路面操縱
地下管網深處地下,若開挖,工程量大,耗時、耗力,并且對交通影響大。王智彬介紹,在管網修復中,他們采用非開挖修復技術。但因這些管網口徑小,工人無法進入,為此,他們引入了機器人,協助工作。
昨日,在秀山路管網修復現場,記者看到,機器人有兩種,一種是探測機器人,一種是修復機器人,其中探測機器人類似于購物小拖車,帶有一個可折疊手柄,下方的機身有四個大輪子,前方頂著一個大探頭,探頭上方帶有兩個燈泡。機器人背后連著一根線纜,和后臺的監控設備相連。
現場人員介紹,今年初,福州市水務集團對四城區地下管網進行過一次普查,形成了一份報告,注明了管網病害點和病害類型,他們根據這份報告對管網進行針對性修復。他們以兩個窨井之間為一個工作區間,先進行兩端截水、管內雜質沖洗、抽排水,然后放下探測機器人,對管道病害進行核實。
記者看到,工人將機器人從窨井口放下,然后通過類似于游戲手柄的設備操作機器人。隨著機器人慢慢前行,管內情況清晰地顯示在后臺的屏幕上。很快,幾十米的管道就檢查完畢。
“蜈蚣”管內行走伸出長臂“貼膜”
現場技術人員介紹,確定管道病害后,他們將采用紫外光固化修復,就是在管道內壁貼一層膜。
記者看到,幾名工人將一根長條狀的樹脂材料,緩緩沉下窨井,放入管道中,然后通過充氣管對材料進行充氣,使其膨脹。緊接著,修復機器人出馬——一根類似于蜈蚣的紫外光照射器。
照射器有三個方向、帶滾輪的“腳”,兩截中間掛著燈泡,還有攝像設備。從后臺設備可以看到,照射器的三個“腳”,進入材料中后,照射燈亮起,對材料進行360度照射。
現場人員介紹,這些材料主要成分是樹脂,密度很高,30米就將近1噸左右,在紫外光的催化下,樹脂材料發生化學反應,最終形成3毫米厚的高強度管道內膜。
經過持續數小時的作業,修復結束。最后,探測機器人再次進管,對管壁進行復查、錄像存底。現場人員介紹,這樣一套設備,一天下來能修復兩三百米管道。
年底完成1000公里管網修復改造
根據計劃,年底前福州將累計完成1000公里排水管網的修復、改造。五大片區中,洋里片區是最大的,因為洋里污水廠是全省最大的污水處理廠,擔負著76平方公里、150萬人口的污水處理任務。目前,洋里片區已完成162條道路319公里排水管網的修復、改造,完成年度計劃的83.9%。在排水戶的排查建檔上,已完成第一批712家月用水量大于3000噸的重點排水戶的排查工作,涉及的322條道路中,已完成254條道路10492戶排水戶的排查建檔工作。
【文章來源:光明網科技】
湖北省武漢市鸚鵡大道619號